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本“流水账”里的抗疫点滴

扫一扫 查看更多内容

  H记者 张璐

  徐海清是南浔区人民医院中医科的医生,明年即将退休。3月25日是他在管控区做核酸采样的第10天,工作的忙碌而有序,在他的流水账日记里都能感觉得到。

  他说,或许这些日记里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也没有优美华丽的辞藻,却是他们最真实的情感。

  3月16日 21:30

  终于可以躺下来好好休息一下了。要说累确实有一点,毕竟一把年纪了,不能跟我们年轻的小伙伴相比。躺在沙发上,喝上两口矿泉水也慢慢缓过来了。只是,今天的矿泉水特别甘甜,因为忙得半天没喝过水。

  回想早上,刚到医院就接到了院长的电话,问我能不能去支援核酸采样?我当然愿意!作为医务人员,除了日常工作,我还没有深入过一线。

  因为事岀突然,没有准备,我只好去小卖部买点洗漱用品,便和三位小伙子一起岀发了。在车上,我才想起忘了跟家人说一声。

  一通电话,少不了他们的一番叮嘱。

  到达管控区已是中午时分,那里已经有很多人从疫情开始一直坚守在这里。我们四个吃完午饭就全副武装投入实战,一直到晚上八点才收工。

  而当我躺下休息时,另一组小伙伴还在奋斗中。

  3月17日 20:00

  和昨天的高温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今天因为下雨变得寒冷。

  在前往采样点的路上,我发现远处的油菜花已经开得非常娇艳了,即便被雨水拍打着。公路边的早樱也冒雨绽放,让人心头一亮。

  今天的我已经能够独立作战了,上午采样,下午扫楼。大家都照顾我年纪大,让我随时待命,但我想说,我可以的。

  3月18日 22:00

  早晨7点不到,我们便乘车前往管控区了,雨还在下,气温比昨天更冷。

  今天,我们去一个小区采样。完成采样点的工作后继续扫楼。

  所谓扫楼,是特指一些老弱病残,不能到点上采样的居民,由我们挨家挨户上门采集。

  说实话,扫楼比想象的要艰难。管控区内都是五六层的旧楼。我们不停地爬楼,没多久就两腿发软,气喘吁吁了。和我搭档的两位年轻人见我吃力,多次提议让我在楼下等他们。但我们三人是分工合作的,我累,他们又何尝不累?

  我一直坚持着,直到最后还要再爬三个六楼的时候,我“投降”了。

  我明白,再坚持只会拖累他们,适时的让步更有利于工作的完成。

  3月19日 18:00

  “笃笃”的敲门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正所谓梦里不知身是客。睁开惺忪的睡眼,一时间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这时候敲门声再度响起,还伴随着轻声的呼唤,吃晚饭了。

  这下完全清醒了,和前几天一样,我们一早就去了管控区。但是今天的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协助我们采样的民警、志愿者非常得力。到中午时分,采样工作已经大体完成。下午3点前后,我们留下待命人员,其他人就先撤离休息了。

  回到驻点洗漱完,我窝在沙发里,本想写点东西,却不曾想竟沉沉睡去……

  3月20日 21:00

  今天天气很糟糕。大雨滂沱,外加格外寒冷。

  大雨之中的核酸采样增加了难度。对于居民来说,冒雨前来采样,心理上多少有些抵触,不过大家还是非常配合,都能做到应检尽检。

  经过几天的磨合,我们的工作已经进入常态。

  扫楼时,一个17岁的女孩,哇哇哭着对我说:“我要回家,我想妈妈。”

  她任由眼泪哗哗淌下,擦也不擦一下。

  我不知道这个小姑娘是什么情况,但我能做的就是安慰她“快了快了!”

  幸运的是,下午有好消息传来,连续的核酸检测天天阴性,或许离胜利已经不远了。

  但愿一切顺利。

  3月23日 22:00

  今天是我进入管控区的第八天。经过昨天的降级,我们工作的场所已经是防范区了。不过我们的工作是不变的,只是,以前是每天一次,现在改为隔天一次。

  今天天气不错,没下雨,中午还岀了太阳,大家的情绪也变得“晴朗”起来。

  在我们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一位务工者突然跑过来给我敬了个礼,喊了一声:“你们辛苦了”,就走了。

  大家都愣住了,却又笑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城事
   第03版:专版
   第04版:医卫
   第05版:码上湖州
   第06版:悦读
   第07版:96345服务
   第08版:美食
   第09版:博览
   第10版:图解
   第11版:实用信息
   第12版:公益广告
暖心服务感动85岁骨折老人 家属写感谢信点赞
一本“流水账”里的抗疫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