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记者 俞黎新
本报讯 4月15日,湖州正式入汛。入汛代表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真正进入实战阶段。从近些年的情况看,我市洪涝灾害和高温干旱风险并存,旱涝急转时有发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面临多重挑战。
今年以来,全市降水量200.4毫米,较常年偏少113.1毫米;平均气温9.7℃,较常年偏高1.8℃,接近历史极端最高值,列历史第四。当前,湖州主要江河干流控制站水位接近或低于常年同期,大中型水库蓄水率为43.8%。
据了解,今年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回升,跨越三个冬季的拉尼娜迅速衰减,目前已转为中性偏冷状态,预计夏秋季有较大概率发展为厄尔尼诺。受海温等外强迫因子的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春季总体偏弱,夏季偏强偏大。
根据陆面状况、海温演变以及大气环流变化的综合研判,预计2023年我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涝旱灾害并存,气象灾害较重。预计5至9月降水总体接近常年略偏少,梅汛期降水略偏少到偏少,有阶段性降水集中期;气温总体接近常年略偏高,盛夏有阶段性高温热浪;强对流天气较频繁,易造成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暴雨和短时强降水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