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通讯员 陈佳丽
“旧馆村前过,离家路半程。乱山遮断日,一水带菰城。”
南浔区旧馆街道位于南浔西北部,常住人口2万人,申嘉湖高速、申苏浙皖高速、318国道和长湖申航道贯穿全境,水陆交通便捷,素有“木业之乡”之称。
旧馆是“工业特色强镇”,是南浔区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区域之一,现有新三板上市企业1家,规上企业87家、小微企业18家。
近年来,随着企业、项目在旧馆纷纷落地,由商贸往来、人员流动而产生的警情、案件、安全隐患日益增多,给辖区治理工作带来新挑战。
根据旧馆实际情况,旧馆派出所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打造具有南浔公安辨识度的“枫桥经验”企业版。该所充分凝聚各职能部门合力,真正把准企业需求、及时回应企业关切,坚持以自治为先、“三治”融合,不断提升企业履行安全主体责任能力,努力实现“服务不缺位、矛盾不上交、问题不出企”。
2022年以来,涉企警情同比下降26.83%,电诈发案同比下降20%,化解涉企矛盾纠纷16起,消除安全隐患42个,安全事故零发生。
企业自治 夯实企业平安“基石”
企业平安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旧馆派出所在企业搭建安全管理层级架构。具体来说,由各派出所牵头,推动企业建立“1(企业法人)+1(内保负责人)+N(车间主任、安全员、保安等)”。
“在这个架构中,明确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负责制,推动企业根据员工人数、企业规模等设置治安保卫机构,配备必要的专职、兼职治安保卫人员。”旧馆派出所所长陆琳凯说,该架构按需配置4G视频记录仪、对讲机等设备,明确人员清单、责任清单,确保一环扣一环、一级抓一级,防止出现企业内部安全责任缺位问题,实现公安与企业之间“指挥调度一体集成、监督巡查实时在线、警情事件联合处置”。
为了更好推动企业自治,每一家企业组建一支自治义警队伍。企业将品行端正、德高望重、有责任心、归属感强的员工组建为企业自治义警队伍,并将义警队伍全量纳入线上“平安之家”管理。
此外,派出所还通过“e企安365”应用平台自动抽取数据,科学配置指标权重及加分项,自动赋分形成企业自治力指数,实现基础要素一屏展示、企业安全一键感知。
警企共治 当好护航企业“安全员”
在富钢集团门口,有一个“警企联勤工作站”,这里可以进行流口登记,安全宣讲,反诈预警,调解纠纷。
旧馆派出所在人数100人以上的企业或园区等,建有专门的安防教育站,定期开展企业员工反诈防骗、防范非法集资、交通安全、法制教育等培训。接下来,派出所还将指导企业建立一批专门工作室,比如“员工之家”“平安之家”、企业“老娘舅”、企业矛调服务中心等。
这些工作室中,设置员工服务热线,落实专兼职调解员,及时回应解决内部员工诉求,最大限度实现服务前置,推动警源治理。
警企共治,还需推进“服务+”,派出所坚持线上线下全时空“零距离”服务。线上,面向辖区企业推广“2511087”(“按我,110帮企”)服务企业热线,24小时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投诉举报、报警求助等服务;线下,辐射周边3个园区、81家企业的旧馆派出所三桥联勤工作站在2021年已投入运行,近距离、一站式开展人口登记、环境整治、消防监督、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24小时服务群众。
此外,旧馆派出所持续推进“e企安365”应用平台迭代升级,同步跟进“民芯对讲”“警企钉”等协同模块建设,以及企业服务端开发建设,并及时对接派出所模块2.0、基层治理四平台,实现有关数据流、业务流的顺利贯通,实现内部问题高效管理、风险隐患针对性改善,使平台成为警企沟通的线上桥梁。
部门联治
织密社会治理“三张网”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片区”。在旧馆街道三桥片区,有三个工业园区、81家企业,这里的社会治理联动工作站,就像一个“迷你派出所”,公安、综合执法、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10个职能部门力量,“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就近为企业服务,化解员工矛盾纠纷。社会联动工作站是南浔公安的一张名片,在旧馆,像这样的联动工作站有三个。
这几年,旧馆派出所织密社会联动、警消联勤、交所融合“三张网”,实现资源科学整合、高效配置。今年年初,通过“交所融合”警务机制,为浙江富钢集团彻底解决了厂区周边乱停车的“顽疾”。
随着“交所融合”改革的深入推进,旧馆已初步形成“一警多能、一警多用、联勤联动”的警务新模式,截至目前,为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12件。
派出所还利用警务室与街道消防站合署办公的优势,在全区率先推行“警消联勤 双蓝助企”工作模式,在流动人口管理、消防隐患围剿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把社会治安稳定和消防安全工作双向嵌入、深度融合,携手为群众筑牢辖区安全“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