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古建文化“活”起来

全省首个古建营造技艺博物馆开馆

  12月23日上午,在全国首个“中国古建筑工匠之乡”——临海市汇溪镇,总投资2000多万元的汇溪古建营造技艺博物馆建成开馆,这是全省首家传播弘扬古建营造技艺的博物馆。

  汇溪古建营造技艺博物馆总面积约2484平方米,馆内有古建相关展陈,设置了影像播放厅和一个融培训、实践、创作为一体的多功能空间。博物馆内设古建史话、营造智慧、匠人匠心和古建传承四个篇章,全面展示了当地古建施工工序、创新技艺、古建作品国内外典范之作和工匠成就,成为对外展示当地古建产业特色和营造技艺的重要窗口。

  随后进行的古建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参观。

  古建营造技艺博物馆为何选址临海汇溪?记者了解到,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历史渊源。“汇溪古建”起步于1978年,40多年来,在汇溪乡贤、国内知名古建筑大师黄大树的带领下,当地共有3000 余名匠人从事古建行业。目前全镇已培育了1名中国传统建筑大工匠,13名中国传统建筑名匠,50余名中国高级营造师、文物责任工程师。他们共参与、主持、修建了200 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包括:尼泊尔中华寺工程(代表中国在国外建造的第一寺)、清华大学工字厅修复工程(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优秀保护奖)、临海台州府城墙修复工程、宁波保国寺修复工程等等。据不完全统计,汇溪古建产业年产值达10亿余元。2020年,临海市汇溪镇被授予“中国古建筑工匠之乡”称号,成为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乡镇。

  目前,汇溪镇当地还建设了古建广场、古建共富工坊等,加快荷花仙子桥、孔丘古村等与古建文化相关的阵地建设,将为镇里后续开发研学、文旅项目,打造“古建文旅研学小镇”奠定坚实基础。

  当天上午还举行了相关授牌仪式,汇溪镇分别成为省村镇建设与发展研究会传统建筑工匠培训基地和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实践基地。会上,汇溪镇古建主题文创大赛获奖作品和古建营造技艺博物馆运营合伙人招募令同时发布。

  据潮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城事
   第A03版:健康
   第A04版:资讯
   第A05版:公益
   第A06版:生活
   第A07版:实用
   第A08版:博览
   第B01版:警务周刊
   第B02版:综合
   第B03版:综合
   第B04版:翰林警苑
全省首个古建营造技艺博物馆开馆
“深海一号”完成投产以来首次凝析油舱清舱检测作业
钱塘江冰封奇景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