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记者 邱瑭
“我在某短视频平台观看一位女主播的直播,购买了一款护肤品,价格非常优惠,但收到货后却发现该护肤品的质地、气味和我之前在专柜购买的不一样,鉴定以后发现是假货,请问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维权?”近日,市民钱女士向96345值班律师咨询相关问题。
值班律师表示,消费者应当注意保留相关购物记录,如主播在直播时的质量宣传信息、购买以及支付凭证等,这些电子数据信息是发生交易纠纷时进行维权的重要依据;同时收货后要及时验收,发现有质量问题要及时固定证据、依法维权;注意保存与店家、直播间、主播、购物平台的客服沟通的相关证据,如相关产品仍在销售中,可保存其销售的视频、截图等相关证据。
那么我们都有哪些渠道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一)》等法律法规规定,我们有如下四种途径:
(一)协商解决,首先我们可以联系店家、直播间、主播、购物平台的客服人员,向他们说明具体情况,如果双方能就退款事宜达成一致意见,这将是最快捷的解决方式。
(二)投诉调解,如果双方无法自行协商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由消费者协会了解基本信息,由其进行沟通调和,以促成双方调解解决纠纷。
(三)向行政部门投诉,消费者可向有关行政部门进行投诉,例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一般采用书面形式,需写明自身诉求、以及事实依据与理由。由行政部门进行调查及调解,如果达成和解,可撤回申诉,请求行政部门出具调解书。
(四)提起诉讼,消费者因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也可以由消费者协会对侵害众多消费者权益的店家、直播间、主播、购物平台提起公益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