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入乡,激活绿水青山新动能

  “两山”未来科技城

  云村民在余村

  深蓝公园

  余村全球合伙人

  胖趣乐园

  瀑布咖啡

  绿水青山之间,一场汇聚全球青年的盛会,为安吉这座生态之城注入了蓬勃新意。10月27日至31日,第二届青年企业家国际合作发展大会在安吉举行。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企业家、创新创业者以及国际组织代表齐聚于此,共同探讨青年创新合作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路。

  会上同步发布《国际青年企业家创新合作(安吉)宣言》,启动国际青年企业家项目合作数据库,并举行国际青年企业家发展基金签约仪式,为全球青年创业梦想的腾飞搭建了坚实的阶梯。

  大会期间,安吉县精心设计了“生物医药 健康未来”“生态筑梦 青年乡创”“青年入乡 城乡共融”“智造升级 质效双驱”等主题考察路线,让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代表走进产业园区、乡村一线,亲身感受这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的实践活力。

  如今,青年入乡已成为安吉乡村振兴最鲜亮的底色。围绕“招引10万青年大学生”这一战略目标,安吉累计吸引近4.9万名青年入乡,年均带来约1万名新增常住人口,推动1200多个乡村新兴业态项目落地生根。越来越多的青年在这里安家立业、逐梦田野,成为推动安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力量。

  青年回归  激活乡村内生动力

  在安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乡村,将山水化作梦想的起点。

  天荒坪镇余村村,这个曾经的矿区,在“90后”Jason手中焕发新生。废弃矿坑变身为东南亚风格的“蹦迪池”,也是“瀑布咖啡”品牌的旗舰店。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新开业的瀑布咖啡旗舰店日均接待游客3000余人。Jason介绍:“旗舰店不仅是我们团队的作品,更成为村里年轻人的创业平台。”目前,“瀑布”品牌已在全国落地16家业态,旗舰店的悬崖餐厅吸引了一批青年合伙人加入,实现共享收益、共创品牌。

  余村的青年故事不断续写。张贇创办“余村邮局”,售卖农特产品与原创文创,推出《余村蝶变》纪念邮册;黄斌开设“乡音小馆”,用音乐点亮余村的夜晚,他组建的音乐团队定期为村民开设吉他、非洲鼓课程。就连曾经的老矿工葛元德,也因年轻人带来的文创潮流而重新创业,经营“两山”文创阁,年销售额突破200万元。

  2022年,余村启动“全球合伙人计划”,掀起青年入乡热潮。截至目前,已有1200余名青年在此登记发展,新乡人、原乡人人数占比达到1∶1。去年,余村集体经营收入超过2200万元,人均收入达7.4万元。浙江省华夏民生与公益研究院院长、《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观察·青年入乡看安吉》作者赖惠能评价:“1200名年轻人不仅在乡村播种理想,更以智慧与行动推动了乡村振兴。”

  而溪龙乡的DNA数字游民公社则让程序员、摄影师、独立品牌主理人实现了远程办公与乡村生活的完美结合,迄今已吸引逾万人次入驻。青年让乡村变得多元,乡村则以包容的姿态接纳并成就了他们。

  筑巢引凤  搭建青年成长舞台

  青年选择回乡,不仅因为这里的山水,更因为这里有安心生活、自由创造的土壤。

  为让青年“住得下、干得好”,安吉系统构建“百人村、千人园、万人城”三层级平台,打造青年创新创业的完整生态链。

  今年8月,安吉“两山”未来科技城正式开城,近30家商户集中开业,聚焦首店经济、智慧商业,成为城市经济新引擎。国庆中秋长假期间,这座新城接待游客56万人次,拉动消费1350万元。“两山”未来科技城作为安吉的新地标,也是该县“万人城”计划的核心载体。

  当前,安吉组建了楼宇经济引才增人招引小组,提供从办公场地到产业对接的全周期服务,成效显著。

  天荒坪镇余村村的青来集是重点打造的“千人园”,园区采用“景社共生”一体化运营模式,提供千余个多类型办公工位,配备草坪露营、共享食堂、共富驿站等公共服务空间。目前已吸引邻汇吧、云梯科技等20多家企业和合伙人项目,800多名青年在此常态化办公。

  此外,安吉创新推出“大自然工位”、数字游民公社等办公新模式,将工作岗位从高楼大厦搬至绿水青山,让每个乡村都可能成为青年创新创业的沃土。全县50个“百人村”业态迭新、青年汇聚。

  “目前,安吉打造的‘百人村’已入驻项目260多个,集聚青年人才2700多人。”安吉县青年入乡发展专班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我们将依托各类引才平台,引入小红书等青年感兴趣的资源,让更多创业者的奇思妙想在乡村开花结果。”

  除了物理空间,安吉还注重青年之间的精神联结。县里推出“才聚安吉”小程序,汇集政策、岗位、赛事与社群活动,注册青年超3万人;飞盘、露营、骑行、路亚等52个社团常年活跃,构建出充满活力的“青年朋友圈”。每逢假期,青年们在乡间草地举办音乐节、露营节、咖啡节,为村庄注入城市的青春节奏。

  安吉还通过赛事激活创业动力——连续举办三届“两山杯”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新创意创业大赛,累计吸引了海内外608所高校、2974支团队、1.8万名学生参与,项目落地率持续提升。“以赛促创、以创促留”成为青年融入乡村的鲜明路径。

  厚植沃土  让青年扎根乡村

  青年能来,更要留得下、干得久。安吉不断完善政策配套和服务体系,织密青年入乡的“保障网”。

  资金是青年创业的首道门槛。安吉建立“两山梦想基金”“两山人才基金”“青年入乡专项创业贷”三个亿元级资金池,为青年创业提供“真金白银”的支持。目前,安吉县金融机构已为23家人才企业、88个青创团队发放贷款近2亿元,首期5000万元“无担保、无抵押、无利息”青年创业贷款全额发放。

  住房是关键保障。安吉创新推出人才共有产权住房制度——由政府、国企与青年按比例共有产权,实现“零首付安家”。目前已推出近4000套共有产权房,600余名青年人才享受到了政策红利。同时,全县正推进10万套职工(人才)公寓建设,确保青年“拎包入住”。

  除了“住”和“钱”,安吉还注重青年成长与能力提升。县里成立全国首个县级“青创学院”,开设乡村主理人、民宿管家、文旅运营等课程;打造“高校实习实践优选地”品牌,持续推行高校大学生来安吉实习实践“1+2+X”模式,与118所高校达成实习实践合作,设立在企实习实践基地298家,去年吸引大学生来安吉实践超1万人次。

  在治理层面,安吉引导“三历”青年(有学历、有阅历、有经营经历)回村任职,强化乡村运营和项目管理能力。青年干部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也让乡村治理更具现代化气息。目前已吸引66名“三历”青年回村任职,有效打通乡村新业态落地的“中梗阻”。

  蒋文金是一名在上海创业的安吉青年,从事文旅运营,在全国各地设计、运营文旅项目。今年他作为“三历”青年回到家乡鲁家村担任村书记,带领村庄进行二次振兴。云水谣民宿、胖趣农场等新业态成为网红打卡点,为村庄带来大批客流。

  如今的安吉,青年们在各自的赛道上闪光:有人用咖啡唤醒矿坑,有人用音乐点亮夜晚,有人用设计重塑古镇,有人用代码连接世界……安吉的乡村,正因为他们的加入,而充满了创意与希望。

  安吉的实践证明:当青年与乡村双向奔赴,乡村的未来便不再只是田园牧歌,而是青春与希望交织的热土。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青年与乡村共同成长,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

  文/记者  王豆豆

  本版图片由安吉县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图说
   第06版:民生
   第07版:区县
   第08版:专版
青年入乡,激活绿水青山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