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明
2020年年初的一场新冠疫情,让中国大地乃至全世界饱受折磨,甚至苦难与悲痛。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着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执政者。每个地区、每个国家的表现,都将被记载在史书上。谁干好谁干得坏,人民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虽然美丽的湖州大地并不是疫情的中心地,然而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同样经受了疫情的袭击,许多心理考验与疫区是一样的。其中,执政者如何作为、作为如何,百姓是最好的评判官。现在,湖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们得到了湖州人民所给予的“优秀”的评价,这应该说是当之无愧的。
湖州对待和处理疫情的全过程是出色的、科学的、有序的、成功的和圆满的。作家田家村的这部作品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关于田家村,我是在2014年春天因参加他的长篇报告文学《江南小延安》作品研讨会才认识他的。过去对湖州的认识,只知其是一座与我家乡苏州一样美的江南水乡之城,却并不知湖州还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田家村的《江南小延安》以激越的文字和澎湃的情感,再现了1945年粟裕司令受中共中央和华中局指示,率新四军一师主力与两年前先行进驻长兴的十六旅会合,成立苏浙军区,开始“深入苏南工作,打开浙西局面,打通与浙东联系”的光荣使命。作品生动再现了发生在湖州大地上的一个又一个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体现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的英勇斗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四军和湖州群众的骨肉情深,彰显着人民群众支持抗战,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后来,这部作品获得了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我与湖州有缘,而且不是一般的缘分。
近几年,我到湖州的次数比回苏州老家还多,因为这块土地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而我也因此有机会创作了报告文学《那山,那水》,书写了这一理念的起因及其给安吉、给湖州、给浙江大地所带来的“新时代”的巨变,由此与湖州结下深情厚谊。再加上作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因为要与徐迟故乡南浔举办各种活动而有了更多的联系,所以与湖州的感情非同寻常……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时,我同样关注着湖州父老乡亲的情况。令我欣慰的是,湖州既是浙江乃至全国防疫中标杆城市之一,应对快、行动早、执行严、确诊病例少,也是浙江最早启动复工复产的城市。湖州紧紧抓住了疫情防控的特征和每一个重要的节点,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有效的防控举措。严格落实“精密智控”部署,按照“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的要求,精准施策,抓好疫情防控,全力推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湖州88位医护工作者临危受命,挺身而出,驰援武汉,充分体现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责任担当,充分体现了医务工作者的仁心仁术和博爱精神。湖州百姓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体现出来的大爱、志愿、担当,温暖着整座城市。
讲好中国故事,特别需要报告文学这样的文体,而报告文学又是最能快捷、生动、真实地表现某一突发事件和新时代精神的文体。它的文体品质决定了它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作家田家村生活在湖州,对湖州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此次突发疫情时湖州人民面临的考验感同身受。他将人物的生存与社会环境相融合,把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反映,从而发掘很多“小人物”在本次大事件中的闪光点和社会意义,生动展现了湖州精神、湖州大爱和湖州担当。
《无法阻挡的春天》以湖州人民同心抗疫事件为背景,真实和准确地呈现了湖州市委、市政府的果断决策,精准布置,指挥有方和努力作为;细腻、精彩地呈现了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湖州医护人员所表现出来的仁心大爱和勇敢精神;生动和现场地呈现了这一大事件中湖州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坚守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点面交叉地呈现了在这一突发事件中的平凡英雄、闪光事件、难忘故事和沉重片段。
作品贴近百姓,以平民视角关注湖州,同时又用跨越时空地域的手法综观全国乃至世界,既贴近生活本质,又有视角的高度和纵深感;生动解读了人类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是自然的改造者而非创造者,全社会、全人类都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这一主题。书中有鲜活感人的平凡人物,有丰沛逼真的生活场景,也有时代精神的解读和思考,而作者富有特色的语言,也令作品更有意境,令故事更加耐看。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这是湖州着力打造的城市品牌。《无法阻挡的春天》以发生在湖州大地上的恢弘的事件,为我们精准地阐释了湖州人民一手抓抗疫,一手抓复工复产,用实际行动彰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践行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勇气、决心和作为;谱写了湖州人民努力在新时代绿色发展征程中所焕发出来的精气神。这部作品既能激励当代人奋进与思考,同时,也为当下和历史留下了一部关于美丽湖州、美丽中国的有温度、可回味的时代凯歌,值得肯定。
(此文为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为报告文学《无法阻挡的春天》所写的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