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故里中秋

  ○ 范中超

  中秋节,在故里,是一个劳动节。为了不错过节气,乡邻们都会不知疲倦地忙碌着:拾棉花、拔棉材、整地、种蒜、勾蒜……这一系列的劳作,总在有序进行。尽管有些可以实现机械化,可有些还必须人们亲力亲为。全是体力活,有些家庭,似乎要持续到霜降节还不能结束。记忆中,我家常这样:草木摇落露为霜时,我仍在西北地里勾蒜,一手拿着小勾子,弯着腰,寻找还未钻出薄膜的蒜芽……

  中秋节的午饭最丰盛。一般这天中午,母亲总会给我们做顿北瓜鸡。北瓜、辣椒,刚从地头摘下,十分新鲜。生长它们的,多是闲置的沟边、地头,母亲总觉得荒着可惜,每年春天,都会在上面种上各种蔬菜。母亲常说:“人勤地不懒。地头上种的,吃着方便、放心”。鸡是自家养的,不喂饲料,全是五谷杂粮。中秋节前后,初春孵的小公鸡已长到两斤多重,它们整天在院子里跳来蹦去,肌肉强健。做好饭,母亲常会把饭菜带到地里。中秋佳节,一家人就这样坐在田间地头,边吃边聊,其乐融融。

  中秋节的月,最圆最亮。夜幕降临,淡淡的月光在故乡的上空缓缓地流淌,远处的树木、小路、房屋、院落……都渐渐地从夜色中凸显出来。它正缓缓地照亮人们回家的路,只为团圆相聚的那一刻。然而,太多的时候,总有很多在外寻梦的人,唯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我记得,因为农忙,我们中秋夜的晚饭极其简单,把馒头蒸热,烧些面汤,就算开始了。餐桌上摆好碗筷,多了些月饼。一家人能聚在一起,沐浴在月光下,品尝月饼,一起赏月,说说家事……已是莫大的幸福。团圆的笑声,洋溢在各家的小院上空,并一次次回荡在耳旁。

  斗转星移,不觉离开故乡已多年了。午夜里,一声声汽笛,不知唤醒多少个沉睡的梦?待到中秋月正明,只愿回到那记忆中的小院……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版
   第05版:深度
   第06版:副刊
   第07版:时评
   第08版:法治
故里中秋
故乡的山梁
秋韵(油画)
“如果”是柚子
“番烧”月饼
玉簪
小镇记忆
嬉戏(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