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口乡打造“垃圾不落地”景区

农家乐“轻装上阵”更洁净

  记者  朱琳琰  史舒频 

  本报讯  “您好,欢迎入住,吃完瓜子、水果,果壳、果皮麻烦您扔在房间里绿色的易腐垃圾桶。”日前,长兴县水口乡顾渚村“淘宝地”农家乐业主王锦权正在向入住的游客一一告知生活垃圾分类注意事项。

  顾渚村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农家乐集聚区,有近600家农家乐。为加快辖区内农家乐提档升级,深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近年来水口乡按照“政府主导、业主主责、协会助力、多方联动”的原则,全流程建立农家乐垃圾分类标准,并辅以奖惩激励措施,对游客和农家乐业主垃圾分类行为进行双线管理,打造“垃圾不落地”景区,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提升垃圾分类准确率。

  除了多渠道定制游客提醒外,今年乡创建办和综合行政执法中队、派出所、市场监管所、食安办、村委和党员志愿者等协作,针对农家乐生活垃圾分类设置巡查监督执法队伍,并建立以农家乐业主作为垃圾分类主体责任人的问题责任追踪机制。

  “每户农家乐配置封闭式垃圾分类固定投放点,游客投放进小垃圾桶后,由业主检查并汇总到大的垃圾分类桶中,巡查中发现大垃圾桶分类不正确的,由业主正确分类后再进行清运。若发现随意倾倒垃圾现象,我们将根据相关条例进行处罚。”当地的“垃圾分类质量提升执法小队”队员汪超说。

  垃圾精准分类投放后,该乡利用数智化手段对垃圾分类质量、垃圾种类、垃圾重量和垃圾清运线路等进行动态化、实时化、数据化跟踪,确保垃圾“去到该去的地方”。“目前景区日产生垃圾9.5吨,其中可回收物2.5吨,都按照类别归类利用、处理。”乡创建办主任叶平浪介绍,为高效做好分类后垃圾的资源再利用,水口乡建设了园林垃圾粉碎站,回收后的园林垃圾通过处理成为农作物生长肥料。同时,建立垃圾资源可回收物利用中心,将塑料瓶、玻璃瓶、金属废弃物等集中分类、压缩打包后进行再生利用,易腐垃圾则以发酵堆肥方式进行再利用。

  “通过宣传引导、建立机制、探索垃圾资源再利用等方式,打造‘垃圾不落地’景区只是第一步,我们最终希望实现的是养成人人主动分类、正确分类的习惯,让精神文明成为控制垃圾源头减量的最终动力。”叶平浪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半小时”服务圈全覆盖
~~~发布工作岗位3万余个 提供创业贷款8025万元
水口乡打造“垃圾不落地”景区~~~
~~~
~~~
~~~
~~~今年以来,南太湖新区市级认定及以上众创空间在孵企业销售收入8.69亿元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广告
   第05版:党建
   第06版:民生
   第07版:长三角
   第08版:法治
238亿元打造“湖州水网”
“普惠均等”法律服务惠民生
吴兴退役军人应用平台正式上线
农家乐“轻装上阵”更洁净
文明礼让斑马线 交通安全我先行
为垃圾分类添彩
以更饱满的热情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依产施策为产业孵化注入澎湃动力
湖州赛区场馆建设如火如荼
长湖申线航道西延工程项目主体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