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扛起共同富裕使命担当 织密民生保障网

  市民政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为政之道,民生为要。关注民生、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彰显了我们党的初心和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为新时代做好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今年以来,市民政局主动聚焦民生需求,深刻把握加快建设共同富裕绿色样本的重大意义,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努力提高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推进民政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是民政工作的生命线,也是贯穿民政工作始终的长期任务。做好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民政工作,必须在目标任务、体制机制、方法手段上同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教育引导广大民政干部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民政领域贯彻落实,确保民政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把三个关键环节作为推动共同富裕任务的重要抓手。围绕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养老服务普惠发展、慈善第三次分配等三个关键环节,进一步发挥和放大民政工作在共同富裕的积极作用。一是聚焦全类型社会救助应助尽助,破解困难群众“怎么帮”。高质量实施精准救扶托底工程,抓好省精准保障标杆区试点建设,探索建立救助家庭生活条件基本标准,逐步提高年度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稳步提高救助对象生活质量。强化基层阵地建设,深化“助联体”改革,拓展救助“一件事”联办事项,做好家庭探访关爱、幸福清单送达。深挖帮扶服务资源,实施“物质+服务”救助帮扶,建立困难群众服务需求库,促进救助资源合理精准分配。拓展“幸福码”场景,深化推进以政府为主体、企业、社会和慈善资源深度参与的“1+N”长效救扶模式,不断提升救助帮扶质量。二是聚焦全方位养老服务普惠普及,破解养老服务“怎么推”。高质量实施幸福颐养普惠工程,完善养老服务顶层设计,加快出台《湖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实施“机构跟着老人走”计划,编制养老服务设施规划,优化城乡养老服务机构布局,大幅度提高老人入住机构补助标准。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实现三级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加快农村敬老院改造升级和整合提升,推动养老普惠设施提标。提升社区居家主阵地养老服务品质,强化专业服务购买力度,重点满足助餐、助浴、失智失能照护等刚性需求。补强人才培育短板,加强持证护理员培训,完成至2025年底每万人拥有持证护理员达到28人的目标。建立养老服务需求综合评估机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养老服务数据,动态调整养老服务清单,精准制定养老服务政策、开设个性化服务项目,解决供需矛盾。丰富“智慧养老”场景,建成养老服务精准按需配置应用,养老机构“一床一码”场景实现全覆盖。三是聚焦全社会公益行动崇善行善,破解慈善事业“怎么育”。高质量实施善行义举引育工程,发挥慈善事业的第三次分配作用,大力培育专业化慈善组织,强化慈善基地建设营运,实现基层慈善基金(机构)全覆盖。打造专业化慈善队伍,不断提升慈善资金使用效率和规范化水平。加快慈善总会体制机制改革转型,打造枢纽型、服务型、行业性慈善组织。着重发展“指尖公益”“链上公益”,推进“借网募集”,发动社会组织开展“项目募捐”,建强凝聚慈善力量的主阵地。稳妥探索慈善组织投资形式,扩大慈善信托数量、规模,促进慈善“造血性”“增值式”发展。推动慈善资源高效率匹配,促进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公共事业衔接,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湖州特色、典型示范效应的慈善帮扶项目。探索更加多样的激励方式,真正让善行可量化、可转化。

  把服务能力建设作为激发干事创业热情的有效支撑。当前最困难最弱势群体的兜底保障在民政,最基本的公共服务在民政,最基层的服务和治理平台在民政,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在民政。面对共同富裕的新跑道,推进基层民政队伍建设和增强服务能力是最关键的因素。要保障基层民政队伍相对稳定,保证基层民政人员数量与职责、任务相匹配。要提升基层民政人员业务能力,围绕基层民政工作操作性强、工作量大等特点,按照“学通文件、弄懂政策、清晰职责”的要求,分层分类常态化抓好业务培训。要树立数字化、协同化、项目化思维,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提升谋划力和执行力,积极投身建设共同富裕绿色样本的火热实践中。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广告
   第05版:民生
   第06版:时评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思学
扛起共同富裕使命担当 织密民生保障网
努力争当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排头兵
全力打造绿色产品认证改革创新的湖州实践
汲聚“红色”动能 奏响“蓝领”共富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