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王豆豆
本报讯 安吉县民政局近日组织工作人员将“幸福清单”送至昌硕街道穆王城社区的困难群众胡金名(化名)家中,“幸福清单”上清清楚楚地写着3个部门4个类别的救助,今年1至11月共计救助金额29499.25元。
原来胡金名患有尿毒症,一直在治疗,只身带着读小学的儿子,生活困难。为保障胡金名的基本生活,安吉县民政局联合医保、教育等多个部门对其进行救助。“这张清单左上角有一个‘幸福码’,你可以通过手机扫码进入,输入个人信息绑定后查看获得补助的详细情况,上面还可以进行救助申请、查询助联体服务等。”安吉县民政局工作人员一边向胡金名介绍,一边将纸质“幸福清单”交到他手中。
据了解,今年年初,浙江省推行“幸福清单”标准化发放工作,安吉作为试点。在省统建归集低保、特困、公租房、就业救助、医疗救助等14个“一件事”联办事项结果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安吉县大数据局技术支持,补充归集儿童福利、危房改造、优抚待遇、乡镇(街道)专项救助帮扶等“幸福清单”种类,形成集11家救助部门18项救助结果为一体的社会救助“幸福清单”。
“我们联合各乡镇(街道)的民政工作人员,每季度上门配送家庭‘幸福清单’,让困难群众了解救助政策、知晓救助结果,并及时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为他们链接救助资源。”安吉县民政局社会救助科副科长杨余萍告诉记者,同时为每户困难群众张贴了单独的‘幸福码’,可随时扫码查看补助情况,也会以短信推送的形式将“幸福清单”发送给群众。值得一提的是,该局还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思想,开展党员一对一探访活动,与困难群众结对,为群众及时提供政策解答与帮助。
除此之外,安吉县民政局牵头成立社会救助联合体,推动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实体化运作,实现各救助部门高效协同。通过数据联动、流程再造等方式,不断拓展“幸福清单”集成种类,丰富“幸福清单”送达方式,形成标准化的清单模式和发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