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是崭新的时代命题。湖州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条件。作为统筹全面依法治市的职能部门,市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把保障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法治湖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推进的重点任务,统筹做好法治保障,为加快建设共同富裕绿色样本贡献法治力量。
注重理论引领,优化市域法治制度体系。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大学习”、全媒体协作“大宣传”、理论实务界“大研讨”、示范创建“大比拼”、法治乡村“大提升”、第一责任“大督察”六大专项行动,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大理论研究力度。二是充分发挥制度引领作用。立足湖州地方特色,坚持生态文明为先、基层治理为主,累计出台12部地方性法规,其中《美丽乡村建设条例》《法治乡村建设条例》《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条例》等属于全国、全省首创。积极出台政策推动赶超发展,2020年以来围绕营商环境、共同富裕等中心任务出台政策文件18件,工作举措具体到事、落实到人。三是积极开展“标准化+”行动。聚焦政府、产业、生态、民生、基层、应急、智慧七大领域加强高水平关键标准的研制,发布市域社会治理地方标准45项,获批市域社会治理领域省级以上标准化试点15项,推动市域社会治理标准化工作持续走在前列。
围绕中心工作,抓好市域法治实施落实。一是强化统筹领导。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任务指标纳入《法治湖州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年法治湖州建设重点工作清单》。推进党的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备案审查工作,探索党务公开阳光指数,完善党内法规工作机制。二是严格规范执法。修订实施《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从源头上规范行政执法。切实提升规范化水平,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现全覆盖。加大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持续推进“非现场”执法,加强柔性亲民执法,实施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制。三是提升司法质效。强力推进扫黑除恶,出台加强涉黑恶案件财产处置会议纪要,铲除黑恶势力经济基础。推出全国首条“2250000防诈热线”。出台全省首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条例》,率先建立市县两级“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实现县级矛调中心规范化全覆盖。积极推进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全国首创“解纷码”“行政争议调解中心”等多元解纷机制,民事、行政案件调撤率均居全省第1位。
压实相关责任,强化市域法治监督机制。一是完善法治监督方式。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四套班子领导带队开展法治督察机制,实现省、市、县管领导干部述职述法全覆盖,推动法治工作纳入巡察范围。市人大将法、检两院的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范围。市政协定期组织开展社会治理专题民主视察。二是用责任制约束执法行为。全省率先建立区县政府、市直部门依法行政第三方评价机制。完善行政执法专项监督、行政案件败诉问责制度,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在95%以上;败诉率控制在8%以内。三是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司法人员权力责任清单制度,开展案件质量监督大检查,扎实推进“四类案件”监督管理。深入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健全领导干部、内部人员干预过问案件登记、分析、通报制度,健全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制,有效维护公正的司法环境。
建设共同富裕,提升市域法治保障能力。一是大力推进数字法治建设。推出146个数字法治革新项目,上线38个门户典型应用,承担29个省级试点,推动法治数字化改革。构建数字法治综合应用系统,建成涵盖26个部门、5052个处罚事项的行政执法协同平台,推动各级部门网络设施联通、信息开放共享、业务协作兼容,不断提高城市治理效率效能。二是优化法律服务提升法治素养。全省率先出台《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实现法律服务“最多跑一地”,打造公共法律服务“e点通”品牌,实现法律服务线上线下全天候覆盖,企业法律顾问实现网格化全覆盖,年均处理群众法律咨询4万余件,开展企业法治体检1.9万余次。三是打造“家本故里”的金名片。深入挖掘湖州作为近代法学泰斗沈家本故乡的法治文化内涵,建成“沈家本纪念馆”“沈家本历史文化园”,连续举办两届“沈家本与中国法律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擦亮了“家本故里·法治湖州”的金名片,形成以文化涵养法治、浸润法治、尊崇法治的社会氛围。草木蔓发,春山可望。随着法治湖州建设的持续推进,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2020年达到92.16%,稳居全省前3位。2020年、2021年湖州分别获评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湖州沿着法治建设道路,一以贯之,久久为功,不断加强市域治理的法治保障。下一步将继续致力于优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法治保障:一是进一步优化治理制度供给,用好立法、政策、标准三种制度形式,丰富完善市域治理的制度机制。二是进一步抓好法治实施工作,注重法治的实践运用,用法治规范权力运行,确保法律从“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三是进一步推动风险闭环管控,坚持数字赋能、法治赋能,按照“大场景、小切口”原则,把握问题导向、需求牵引,构建社会风险闭环管控应用。四是进一步提升共同富裕保障能力,切实将制度优势为治理效能,一体推进法治湖州、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为加快建设共同富裕绿色样本、争当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排头兵作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