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清廉机关建设是建设清廉湖州的题中要义、基本要求。推进清廉机关建设,必须牢牢把握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关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切实履行“两个责任”,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从基本制度严起、从基础规范抓起、从关键小事管起,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坚持政治清明导向,构建立体式责任落实机制
建设清廉机关,首先就要坚持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贯彻于清廉机关建设的全过程。一是强理论武装。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理论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推动理论武装持续走深走实,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坚持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结合,把自己摆进去、职责摆进去、工作摆进去,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二是强机制建设。坚持把清廉机关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抓手,持续深化细化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推动各责任主体担当尽责、贯通协同、凝聚合力,构建主体明晰、有机协同、层层传导、落实有力的责任落实机制,形成一起做、主动做的良好局面。三是强责任落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是“纲”,起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纪检监察监督责任是保证,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是关键,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是基础。要积极发挥“四责协同”作用,形成层层担当、人人担当、共同担当的同频共振效果,做到定期研究、项目化推进,努力打通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坚持政务清新导向,构建系统性制度管理机制
对机关单位来讲,推进清廉机关建设,必须强化制度建设保障属性,坚持权力必须在制度保障下才能规范运行的理念,扎紧清廉机关的纪律笼子。一是阳光用权。梳理完善权力清单,对照职责逐条逐项明晰权力事项,确保清单之外无权力。全面落实《关于建设“阳光湖州”规范权力运行的实施意见》,抓住权力行使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五不直接分管”“末位表态”等制度。强化权力运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加大党务、政务公开力度,坚持“三重一大”集体研究决策制度,强化人、财、物等重要环节的监督制约,构建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是制度管权。坚持查漏补缺建立健全干部管理、财务监管、机关党建等各类制度,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加大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管钱力度,规范资金分配、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程序,实现涉及人财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力度,围绕请销假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执行中存在的“破窗效应”问题,找准“漏风处”,结合执纪监督的落地落实,持续加大整改执行力度,严防出现制度执行“橡皮筋”现象,全面强化制度刚性。三是监督束权。延伸廉政防控范围,织密权力防控网络,持续推进廉政项目精细化管理,促进廉政风险排查落细到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落实到干部选拔任用、日常管理、财务管理等内控建设各个方面。加大监管力度,着力解决系统筹划不够、落地落实质量不高等问题;结合实际,制订落实防范廉政风险的控制措施,确保风险防控贯穿各项工作的细枝末节。
坚持干部清正导向,构建全方位文化倡廉机制
清廉机关建设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干部是决定性因素。要坚持清廉文化是清廉机关重要活力的理念,正向宣扬文化建设导向作用。一是厚蕴底色。加强廉政教育,不断传递清廉正能量,开展经常性党章党纪、党的优良传统和警示教育,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围绕主责主业,明确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责任,制定完善廉政风险岗位责任清单,定期开展岗位风险排查。在强化“四风”整治上下功夫,紧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隐形变异的新动向以及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作风问题,严防问题反弹回潮。定期开展正风肃纪检查,开展经常性的廉政谈话,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教育、早处置。二是彰显暖色。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组织开展关心关爱行动,及时了解党员干部思想、工作、生活状况,落实党内关爱帮扶举措,健全完善机关党内关爱资金,每年针对机关党员干部的实际困难和需要开展办实事活动,为党员干部及时“雪中送炭”。适应党员干部求知、求健、求善、求美的需求,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公益志愿活动,使“廉”的行为成为个人习惯。三是增添亮色。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注重挖掘红色文化中的清廉元素,引导党员同党中央要求“对标”,拿党章党规“扫描”,用人民群众新期待“透视”。深化推进“六廉”文化进机关活动,建好“一室一廊一网”文化阵地,倡导党员干部家属促廉助廉,做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模范,积极营造学廉、倡廉、赞廉、爱廉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