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立峻 刘孝斌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谋创新就是谋发展,抓创新就是抓未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总结了“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从根本上回答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重大问题,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其中,“坚持理论创新”和“坚持开拓创新”都提到了“创新”二字,足见其分量之重。创新是我国过去事业发展取得伟大成就的致胜法宝,更是当下和未来中国大踏步前进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
在完成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大历史任务后,基于历史进程、国际比较和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的湖州,已经开启“勇当绿色低碳发展的探路者、加快建设共同富裕绿色样本”的新征程,成为新的历史阶段探索发展生产力与完善生产关系有机统一的变革先锋,这一目标任务必然要在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中不断推进。创新是湖州加快建设共同富裕绿色样本的重要动力。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国事业的核心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以高于经济理性的政治理性坚持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正确政治方向。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式的动态发展过程,其长期性、艰巨性与复杂性并存,并非一蹴而就。党的长期执政和坚强领导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提供了统一稳定的国家治理秩序,形成了汇聚共同富裕的改革合力。经济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保障了社会主义建设战略目标毫不动摇,保障了一切改革创新始终不偏离服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逻辑主线。
二是坚持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明确了人类追求的共同富裕美好理想与社会主义建设是内在契合的,与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是内涵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两个“是什么”精准概况了共同富裕的核心内涵,指明了共同富裕的覆盖广度和多元构成,给定了共同富裕需要达成的分享程度和价值深度。两个“不是什么”厘清了两种极端社会形态的界限。中国的共同富裕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和福利社会的认识框架,是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因此,科学有效推动共同富裕需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学理上揭示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内涵特征与实现路径,坚持用中国理论支撑中国道路、讲好中国故事。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共同富裕包含成果增长、结果共享和可持续性三个目标维度,其首要任务仍是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而改革的关键是政府自身,其核心是“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其本质是降低制度成本。通过优化制度安排、借力数字化改革、调整考核机制等措施,激励和引导各级政府将工作中心转移到营造创新氛围、优化营商环境、社会保障供给、生态环境保护、消除体制壁垒障碍等领域,不断激活市场主体活力,以改革创新赋能市场,充分发挥政府在增长质量提高上的驱动作用。同时,要对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不公平保持时刻警惕,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主攻方向,聚焦调控越位、监管缺失、社会治理不足、公共服务不均等症结难题,更加注重向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倾斜,不断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成果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四是坚持市场创新。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越来越倚重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包括人力资本提升、关键科技研发攻关、企业管理创新升级以及要素配置效率提高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要起决定性作用。在深化要素市场改革的大前提下,市场主体要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紧紧扭住加快推进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这个关键能级,持续发扬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聚焦产业链、价值链攀升,通过优化经济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努力成为经济增长和财富累积的主引擎,成为先富带后富的示范群体,积极主动参与三次分配。
五是坚持地方创新。真知源于实践。共同富裕推进不仅需要理论创新厘清发展思路,更需要地方实践创新探索发展路径。湖州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兼具生态底色和均衡特质的优秀基因,必然要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率先承担起贡献更多绿色样本和地方经验的历史责任。“低成本创业”“缩小城乡差距”“共富班车”“扩中提低”等一系列新探索、新打法,聚焦实业和民生,统筹发展与平衡,充分彰显了湖州的鲜明特质和显著优势。在“共同富裕看湖州”自信标签下,在坚持不懈的地方改革创新中,湖州正致力于加快形成共同富裕阶段性标志性成果,努力为全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更多的湖州元素,为我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更多的绿色样本。
中国共同富裕的创新理论和创新实践承载着古人天下大同、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和人类社会共同理想追求的历史交融,在引领和推动中国人民通过勤劳奋斗创造并共享财富繁荣的同时,也将为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发展作出伟大示范。在此意义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共同富裕事业,必将丰富全球治理智慧,实现人类美好愿景,创造新的人间奇迹。
(作者分别系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