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白小虎,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劳动分工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关系等方向的研究,擅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浙江区域经济的特色发展路径,近年来重点研究城市群和城市发展(特色小镇)问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城市群非均衡演化的机制与路径研究》。
记者 宁杰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市第九次党代会将“加速城乡融合,掀开新型城镇化崭新一页”作为未来五年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白小虎认为,这是湖州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战略意图,结合湖州实际创造性地探索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又一战略谋划。
“这一战略谋划,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放到长三角一体化中去统筹谋划,提出要建好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围绕提升城市能级,加快市域一体化发展,优化‘一湾极化、两廊牵引、多区联动、全域美丽’的生产力布局和空间资源配置,即遵循系统观念原则,又体现前列担当意识;既精准抓住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又为城乡融合发展搭建起了平台和通道,是湖州未来能够以‘小个子’迸发‘大能量’的关键。”白小虎说,近年来,湖州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承担着全省共同富裕缩小城乡差距全市域试点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探路使命,这就要求湖州既要继续把乡村做富做美,更要在城市做强做优的过程中助推农村更富更美。
在白小虎看来,要想写好“崭新一页”,必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重点是要解好城乡融合发展两道题,即如何有效提升城市能级,以及如何带动乡村发展。
(下转A02版) (紧接第1版)
“随着一系列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型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落户湖州,城市分工地位持续提升,对城市能级和品质提升提出更高要求。”白小虎说,湖州要在长三角区域发展中不掉队,就必须在沪苏湖绿色产业廊道与宁湖杭生态创新廊道交汇处的南太湖之滨,形成强有力的增长发展极,其中向心聚焦的市域一体化布局至关重要。
同时,白小虎建议,要继续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以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助推全市域城市化水平持续提升,从而实现各类生产生活平台的统筹布局,在有限的小体量空间内营造出更多的发展空间,尤其值得增强中心镇的平台建设,将其作为城乡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提高发展平台网络密度,让“小个子”迸发出“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