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平
一脉细细的流泉,从河埠岭高山密林间的草叶丛中汨汨流出,在流经山脚处村庄人家房前屋后时,水流已变得湍急,溪沟也有一二米宽了,然后向东南折去,渐行渐宽,水量也越来越丰盈。山里人家临溪起屋,依山而居,山民们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叫着“坞”,“淡坞、大坞、鸡山坞、福庆坞”。山溪蜿蜒几十里到了德清上柏集镇,自这里开始往下游的下柏、三合被称为“湘溪”了。一路山光水色、良田美池,清邑人徐熊飞有《前溪风土诗》云:“上柏清流过下柏,北溪花片入南溪”。
上柏小镇的附近有地名曰“樊宅”,那个鸿门宴上“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樊哙出生于此,南宋刘瞳的《余英志》记载:“神姓樊,名哙,本邑人。今地尚名樊宅”。他跟随刘邦打天下,官至左丞相。其故里便引以为豪,将流经上柏的山溪叫成了“相溪”,因水成“湘”。樊哙做过舞阳侯,此地便有褒其“忠勇”的舞阳侯庙了,原先的庙在上柏镇中心一座叫“龙蟠”的小山上,此山不高,仅十几米,也不广,四五亩的样子。因有了庙,山便易名“大庙山”。
每年的九月初九重阳节相传是樊哙的生日,这一天,乡民们抬着樊哙的神像沿街巡游,巡游队伍由十几条着彩的马灯开道。马是樊将军的坐骑,曾驮着他出生入死,杀敌无数,护佑着刘邦的江山。只是经过千年的演变,如今的马灯不再威武,成了扭扭摆摆,笑笑闹闹的娱乐道具了。清人徐熊飞在此游览后,曾写有《舞阳侯庙》七言诗一首:“金井梧桐落叶黄,趁墟人至又重阳。红藤合子茱萸酒,先进樊王庙里香。”
宁杭古道自北而南穿镇而过,向南过长春村,翻越南面山岭间的“安溪关”到余杭县,安溪关是一处古代的关隘,现在仍看得到用山石砌成的城墙和城门。南宋时金兵入侵,岳飞率众将领在此地与金兵激战,九易其关,后人遂将此处的山岭叫“九度岭”。
清咸丰十年(1860年)2月,太平军忠王李秀成率部翻越九度岭,经安溪、良渚、勾庄进攻杭州,当地有“长毛翻过九度岭,张丞庙里做戏文”的民谣。踏着古道登临,两旁溪水潺潺,四周阵阵的松涛犹如当年激战时的厮杀声,在岭与岭之间回荡。
湘溪港与镇东面的北港相连,北港的临街处有“粜米桥。”粜米桥沿河一带曾经是上柏的集市码头,上柏古称“埠”,埠:商埠也。据记载:“西南余杭、安(吉)、孝(丰)货陆运者,皆出于市。省会、郡城操奇赢者胥来市购焉,而悉达于镇市之河”。又载:“若竹木、若柴、若炭,肩负而至,交于舟次乃返,其余若茶、笋之类,则息肩于主货之家,曰‘行’”。山里的毛竹则堆在湘溪港里扎成竹筏,沿湘溪顺流而下,过下柏、过八字桥、过巽陡门入宽宽的东苕溪。
人多隆市,那时小小的镇上开出的行、栈有350多家,涵盖了30余种行业,沿港傍岸房连着房,瓦连着瓦的一大片街衢。单单一条横街,从大庙街到粜米桥,由北侧由西向东有:徐家百货店、许家豆腐店、史家药店、周家馄饨店、吕家豆腐店,茶馆等店铺。同是横街,从花园头到粜米桥,南侧由西到东分别有:陈家糖坊、茶叶山货店、当铺、邮局、楼家瓷器店、裁缝店、包子店、申屠家药店、唐和尚饭店、灯笼店、顾家旅店、沈家药店等一长埭的店铺。看看!这一些还不过是小镇店铺的一部分哩,这里一年四季商贾你来我往,热闹异常,一度被誉为“武康县的小上海”。
小镇的西南面峻岭崇山,起伏连绵;东北面却桑园青青,水田汪汪,一派清漪的水乡风光。这里土地肥沃,早在清代,“上八府”人来小镇的周边垦荒定居。温州人吃苦耐劳,他们拖儿带女地过来垦山种地,怎奈烧荒开山易造成水土流失,下泄的泥砂使得湘溪港河道淤塞,水患频发,官府便发檄文禁止。于是他们在陡坡育林、缓坡栽竹、水田种茭白,一二百年的延续,上柏的早园笋、茭白出了名。
义乌人勤劳手巧,做糖、做饼是他们的祖传手艺。在上柏镇上,老方一家几代凭这手艺吃饭,现在他们父子三人做的雪饺、桔红糕、酥糖、中秋月饼、端午节绿豆糕等四季糕饼,深受当地居民们的喜爱。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人效仿莫干山,来上柏山区购地置屋,避暑度假。1934年春,二十五岁的上海嘉定人、画家陆俨少来上柏,他乘船从小镇上岸,去镇西面不远处的福庆坞选了一处傍路临溪的山坡地,建房定居。他在《自叙》一文中曾详细地记录了这段经历:“我说服母亲,拿出钱来,到上柏山中买地二十亩,荒山二十亩。建了三间瓦房,明窗南开,正对小山。山溪外横,过小桥即梨园竹林,日读书,劳动其间,以冀苟全性命于乱世。”
十一年后的夏天,书画大家费新我来上柏拜访陆俨少,并有意购地与之相邻,耕读其间,做终老之计。无奈世事的变化,使他俩的心愿成为泡影,陆俨少也被迫离开了他经营了数十载的上柏山居,携家人西迁入川蜀。
1988年,一个秋高气爽的九月,两位书画巨匠相约,重返上柏福庆坞故地重游。他们与当地的村民言谈甚欢。过后,陆俨少连画四幅“上柏山居图”,以纪念那段山居的日子。1980年10月,德清县农村的第一个自来水厂在上柏镇区建成,书法泰斗沙孟海应邀为自来水厂题写厂名。一位书坛的大师级人物,为一家村办的小自来水厂题字,也是一段奇缘。如今,水厂虽已废弃,而“上柏自来水厂”六个大字被永久地保存在大庙山公园入口处的石墙上。
上柏很大,以前的上柏是乡,从小镇往西的广大山区都是上柏乡的管辖范围;上柏又很小,人们常常挂在嘴上的“上柏”,一般是指湘溪港北岸不到一平方千米的上柏小街镇,现属于舞阳街道管辖。
上柏很老,北埭街、花园街、北港一座座老桥、老屋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繁华;上柏又很新,前年,笔者随县作协一行二十余人去舞阳街道文化采风,我们参观了改造后装扮一新的上柏小镇,进村庄,走田野,喜看乡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共话城乡共富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