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业帮扶有基地 共富路子令“吾安”

  记者  房斌斌 

  本报讯  “以前没有社工帮助,我和老伴一季最多养一张蚕种,今年开始,镇上的社工跟我们结对帮扶,可以帮忙摘桑叶和喂蚕,我和老伴毫不犹豫地多养了半张蚕种,仅一季就能增收1000多元。”日前,在德清县新安镇残疾人创业帮扶(孵化)基地揭牌暨低收入群体“吾安”共富项目启动仪式上,手持帮扶结对卡的残疾人褚金海高兴地说。

  今年55岁的他,从小右手重度残疾,养蚕5年来,一直都是老伴干体力活,他干轻活,虽然养蚕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但养殖规模上不去,而和褚金海有着相似情况的残疾人在新安镇并不鲜见,如何带动这部分自立自强的群体走向共同富裕成了当地努力攻克的难题。

  蚕桑产业是新安镇农业特色产业之一,也是德清县“六色引领”残疾人创业帮扶(孵化)基地之一,特别是新安高财蚕桑专业合作社采取订单式养殖大大提升了蚕农的经济收益。为了用好这一资源,新安镇成立残疾人创业帮扶(孵化)基地,镇社工站与蚕桑合作社紧密合作,形成“合作社+基地+社工+社会资源+农户”的发展模式,社工代表为舍东、舍南、舍西、舍北、下舍、新桥各村残疾人代表发放帮扶结对卡,定时定点前往家中观察桑蚕养殖情况,如果残疾人有需要帮助,也可以随时按照结对卡上面的联系方式联系社工。

  此外,基地还配备了技术指导专家,新安镇残联与德清县洋帆基金会签订捐赠协议,启动低收入群体“吾安”共富项目,以多方联动的方式探索出一条蚕桑专业的振兴产业,为新安镇困难残疾人、低收入群体实现增收。

  新安镇副镇长高雅荣算了一笔账:目前,基地帮扶残疾人有15户,按照每户残疾人一季养一张蚕种计算,一张小蚕的价格为550元,帮扶的残疾人将优惠50%;每张蚕种能产出蚕子约120斤,经过专业指导后预计能提产25%,达到150斤;往年的蚕子收购价为每一百斤2500元,帮扶的残疾人将提高10%。蚕种优惠、产量提升、收购上浮后每户残疾人每季将增收约1200元,如果一年养四季,增收将达到近5000元。

  据了解,近年来,新安镇逐步规范蚕桑产业管理,基本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条蚕桑产业的乡村振兴之路。镇内舍南村高财蚕桑专业合作社采取订单式养殖的方式大大提升了蚕农的经济收益,尤其是近几年出产的黄金茧,售价是普通的1.5倍,受到市场的青睐。

  与此同时,新安不断探索创新残疾人和低收入群体创业就业工作思路,重点打造一颗种子引领共富、一只枇杷促进共富等品牌,发挥创业就业的优势带动功能,助力越来越多残疾人、低收入群体实现创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图解
   第05版:专题
   第06版:思学
   第07版:财经
   第08版:时评
示范性乡村创客团队认定办法出台
深化产业创强 筑稳工业根基
数字管家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4月PPT环比上涨0.4%
借“绿”突围
我市获现代种业发展专项资金1883万元
德清加强新冠抗原 检测试剂监管力度
小农户入社抱团闯市场
创业帮扶有基地 共富路子令“吾安”
双林上线特种设备检测终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