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陆晓芬
初夏小满,太湖风起。沿着长兴县洪桥镇太湖村乡村道路进村,蟹塘纵横、波光粼粼,各类花卉别有匠心地点缀在各处,各家院落整洁缤纷,就连田埂上的农用设施房也显农趣,可谓移步换景、清新精致。
“书记,我有个建议,今年村里可以建立移风易俗基金,增加热闹感、仪式感、荣誉感。”村民沈岳良正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钱晶晶商议着。
说起几年前的太湖村,沈岳良坦言,可不是如今的幸福家园模样,矛盾多、信访多、负债多,太湖村一度被冠上“三多村”称号。
太湖村下辖的13个自然村沿湖一字排开,世代享受着太湖的滋养与馈赠,该村又是长兴县著名品牌“漾荡牌”河蟹养殖的重要区块,村民钱袋子不瘪,但因重面子,村庄“大操大办、奢靡攀比”之风盛行,根本无心搞发展,成为了负债村。
“单礼金这一项,就比长兴其他区域高10倍左右,由面子问题引发的纠纷不计其数。”钱晶晶说,旧俗陋习导致邻里矛盾多,多米诺骨牌效应般次生矛盾也叠加产生,这个有着得天独厚优势的村庄“暗淡”了很久。
“翻身仗”如何打?2018年,长兴县盯准农村旧俗陋习,开展移风易俗试点。太湖村积极争取了这个试点,试图破局村级治理困境。
婚丧嫁娶,吃请随礼,本是千百年流传的民俗。要改,很难!
太湖村摸索了三步走:第一步,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公布了移风易俗试点的相关内容;第二步,成立了和治理事会,让德高望重的老书记、老乡贤等作为改革“发言人”和“老娘舅”;第三步,构建诚信积分体系,谁家做得好加分,做得不好扣分,积分可用于免费常规体检、超市购物优惠等。
“以前办酒身不由己,现在观念不一样了,很多无谓的酒都不办了,就保留了结婚酒等3项,酒席时间也压缩到1天,村里组织的集体草坪婚礼、启蒙礼、成人礼洋气又省心,年轻人也喜欢。”村民沈新方说出了村民的心声。
“除了村民间纠纷,太湖村原先因为项目推进,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矛盾也不少。”钱晶晶说,因为不信任,村民总是和村干部对着干,连换届选举都很难。因为不信任,村里有矛盾纠纷,群众不找村干部,反而习惯上访,部分村民揪着陈年旧案、邻里矛盾不放,“一进政府信访门,不到天黑不回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钱晶晶和村干部一道,想为村民办点实事,“让大家看到点变化”。
修缮道路、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大项目……通过努力,太湖村喜事一桩接一桩,还被评为3A级旅游景区。“今年村里有一个3400多平方米的亲子大草坪的项目,位置选在哪,建成什么样,村民都发表了意见,最终落在新村集聚区边上,建成后肯定能拉高档次。”村民高新茂笑着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太湖村的蜕变,并非该县基层治理的“盆景”。长兴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彭长永表示,近年来,长兴县全面推进“四治融合”,把它作为化解基层矛盾、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着力点,各村不断探索各种社会治理新途径新办法,串点连线、形成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