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时代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李至敏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历史充分表明,我们党具有其他一切政治团体所不具备的执政能力,有其特殊的优势。这种强大的执政能力植根于党的根本性质、执政宗旨和成熟的理论指导,更重要的是源自于其持之以恒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纵观世界上所有政党,能被称为长期执政的政党具备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连续执政时间超过20年;二是执掌国家的中央政权;三是执掌国家的行政权力。这三个特点是构成长期执政政党的必要条件。但是有很多政党现在已经丧失政权。这就引出一个思考,政党长期执政面临哪些困境。通过研究我们归纳出一般性困境和特殊性困境。一般性困境包括腐败、党内分裂、反对力量。特殊性困境包括民主化浪潮、意识形态衰微、制度僵化、民众意志。这些困境反映了这个政党执政能力不足,所以必须通过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才能突破这些困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着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所以加强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对于世界上所有执政党,尤其中国共产党来说意义非凡。

  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十分重视执政能力建设。首先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标志中国共产党进行执政的初探,接着延安13年的局部执政探索,我们对于社会主义认知不断完善,党的执政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在即将取得全国政权之际,在西柏坡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开始思考党如何从领导革命的能力向领导建设的能力转换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党的执政意识的觉醒。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是一个以传统执政观指导执政实践的历史时期。主要是以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斗争理论、计划经济理论为指导的执政。这一执政观带有“共产主义”美好蓝图的理想色彩。在这一时期,尽管党的八大提出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尽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过程中提出了很多可贵的观点,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论十大关系,双百方针,统一战线,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等等。但总体来看,这一历史时期党的执政意识并不明确,党的执政能力被涵盖在党的领导能力之中。在执政方式上没有摆脱革命党的思维。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我们党开始探索现代化执政道路。1980年邓小平就明确提出: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考和解决“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的问题。党的十二大提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党的十三大提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但是由于初期主要问题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问题,因此强调效率优先、以GDP作为发展的主要指标,主张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克服平均主义与“等、靠、要”的思想等。之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们开始在中外执政规律比较中来思考“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样的党”。党的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明确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标志着党的执政意识的新觉醒。党的十六大首次把增强执政能力写进党章总纲之中。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党的五大执政能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从而形成了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 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报告谈到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时,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党的十九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并提出“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提出八个执政本领。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年轻干部提出需要提升七大能力,之后又提出以政治能力为统领的“政治三力”,赋予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以“赶考远未结束”的思想意蕴,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还在发展的路上,中国共产党将长期执政下去,党的执政能力需要继续接受历史的检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提出新要求。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党的执政理念。二是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正确执政方向。三是准确把握内外情势,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四是完善党的执政方式。五是建构科学考评体系,锻造党的执政人才。

  (作者单位系市委党校)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思学
   第06版:财经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时评
新时代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从“穷山沟”到“杏福谷”
以内审监督促进国有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