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党的根脉在浙江铸就了浙江的“红色根脉”。当前,全市上下正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要在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中,守好“红色根脉”,凝聚精神力量,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湖州“红色根脉”的时代内涵
中国共产党在湖州的百年奋斗历程,蕴含着深切的历史记忆、丰富的理论内涵、宝贵的精神源泉、厚重的红色资源和独特的历史价值。
湖州“红色根脉”是开天辟地、革命斗争的历史记忆。1927年4月下旬,湖州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湖州支部在血雨腥风之中诞生,革命火种自此点燃。1929年6月,直属中央领导的党组织——中共湖州中心县委成立,标志着湖州革命斗争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1939年2月,中共浙西特别委员会在湖州成立,标志着党在浙西敌后擎起了全面抗战的伟大旗帜。1945年上半年,粟裕将军指挥数万军民浴血奋战,开辟了以湖州市域为核心、全国19块根据地之一的浙西抗日根据地。这些深切的历史记忆,是中国共产党在湖州百年历史的深刻印记,是湖州“红色根脉”的源头坐标。
湖州“红色根脉”是坚守信仰、不懈奋斗的精神源泉。走过烽火岁月,一代代湖州籍共产党人坚守信仰、前赴后继,生动诠释真理力量,生动展现思想伟力。比如,为保卫党中央作出突出贡献、隐蔽战线的杰出代表钱壮飞;为了抗战胜利献出生命的两位年轻县委书记谢勃、史之华;以及守护祖国安全的“海空卫士”王伟等。这些英雄的不朽事迹,是湖州“红色根脉”的精神源泉,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动实践。
湖州“红色根脉”是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奋进之歌。建设改革年代,湖州涌现了复员军人艰苦创办长兴耐火器材厂、得到毛泽东主席称赞的先进事迹;发生了桃树风波和长兴狄家土斗率先拉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划时代事件;召开了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具有长远影响的“莫干山会议”;实施了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的国家级试点;开启了以“零点行动”为肇始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这一系列建设改革创新的探索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在湖州创造奇迹的独特优势,是湖州“红色根脉”极具辨识度的厚重资源。
湖州“红色根脉”是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时代丰碑。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先后15次来湖州考察调研,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9次,叮嘱了“一定要把南太湖建设好”的殷殷重托,赋予了“再接再厉、顺势而为、乘胜前进”的新期望新要求。所有这些,是新时代湖州推进改革发展的总纲领,是湖州“红色根脉”在新时代最鲜明标识。
湖州“红色根脉”的现实传承
守护传承湖州百年“红色根脉”,发挥好“红色根脉”的资源优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精神谱系融入骨髓,汲取忠诚力量、奋进力量、创新力量,这是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建设绿色低碳共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州最为关键的因素。
红色文化是“红色根脉”的展现形态。红色文化是湖州大地红色记忆、红色文献、红色历史的基本表达,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的宝贵财富的集中蕴含。以红色文化研究为重点,打造具有湖州辨识度的红色文化标志性工程,深化提炼浙西抗战精神等一批文化产品,是“红色根脉”现实传承最为迫切的要求。
红色资源是“红色根脉”的空间坐标。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凝聚的物质、制度、精神载体,是红色文化的“物化”展示。以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为重点,打造底蕴深厚、标识鲜明、内涵丰富、感人育人的红色场馆,是“红色根脉”现实传承最为关键的工程。
红色基因是“红色根脉”的精神内核。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是百年历史积淀的精神内涵。以讲好红色故事为重点,挖掘拓展创新其内涵形式与表达,提升红色故事的说服力、亲和力、感染力、传播力,是“红色根脉”现实传承最为重要的环节。
红色堡垒是“红色根脉”的时代指向。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红色根脉”的坚实根基。以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为重点,抓紧抓实“七张问题清单”,推动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培根铸魂,是“红色根脉”现实传承最为基础的工作。
(作者单位系中共湖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