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2日,这是湖州轨道交通发展历史的一个节点时刻。
今天,湖杭铁路正式通车,湖州在继宁杭高铁、商合杭高铁之后,再添一条直达长三角地区的高速铁路。
你看,秀美的湖杭大地,盘踞起一条137.8公里的高铁“巨龙”!它从湖州站首发,以最高时速350公里,在山川、河湖、城乡间呼啸而过,抵达“诗乡画城”桐庐。
你听,建设新湖州的号角也因此更加嘹亮。
实力新湖州!产业与项目因高铁集聚。
活力新湖州!融合与合作更加深入。
幸福新湖州!共富画卷随着高铁奔腾更加铺展,人民的笑容更加灿烂。
开工建设以来,市沪苏湖与湖杭铁路建设指挥部积极投身“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会同参建各方及相关单位高质量高效率完成用地报批、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各项征迁工作,创造了湖州速度,展现了湖州担当。
这是一份在火热比拼中干出来的成绩!在开展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中,各级铁路指挥部比高效服务、比攻坚破难、比亮点特色;铁路施工单位比工程进度、比安全生产、比文明施工;铁路专班人员比工作本领、比担当作为、比实绩实效。
今天,让我们在高铁的飞驰声中,一同展望,一起回顾,这条高铁“巨龙”是如何建成的?又将为湖州的发展带来怎样的腾飞?
■ 文/记者 徐震 图/记者 伊凡
湖州的“C位”
用地报批进度全线第一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动员大会上提出:“在建设‘六个新湖州’中激情奔跑、激情逐梦,努力赢得自己的‘C位’。”
湖杭铁路,又称合杭高铁湖杭段,是杭州亚运会重要交通保障项目。线路从既有宁杭高铁湖州站引出,经湖州市南太湖新区、吴兴区、德清县,杭州市余杭区、西湖区、富阳区和桐庐县,跨富春江后引入杭黄高铁桐庐站。
新建线路长约137.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项目总投资371亿元,全线设湖州、德清、杭州西、富阳西、桐庐东、桐庐6座车站,其中杭州西、富阳西、桐庐东为新建车站。
湖州到杭州本来就有宁杭高铁联通,商合杭高铁几年前也已通车,为啥还要再建湖杭铁路?
市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湖杭铁路之前,从湖州乘坐高铁前往南方各省市,只能通过宁杭高铁经杭州东站绕行;而宣杭铁路作为普速铁路,时间成本增加。湖杭铁路的建设,不但加密了湖州“十字型”高速铁路网的南下通道,也让湖州铁路枢纽发展更加通畅,“轨道上的湖州”加速驶来。
时间回溯到2019年4月8日,原铁路总公司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下发《关于新建湖州至杭州西至杭黄高铁连接线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铁总发改函〔2019〕185号),批复项目可研。
这个喜人的消息,让湖州为之振奋,全力推进。当年8月8日,市沪苏湖与湖杭铁路建设指挥部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市沪苏湖铁路、湖杭铁路进入实战阶段。
用地报批是铁路建设的前置环节,湖杭铁路湖州段遇到的首个难题是,农用地转建设用地报批面积达83.5049公顷,征收范围涉及3个区县、11个乡镇(街道)、27个集体村组织以及12个国有单位,范围广、集体土地多、人数多、涉及基本农田,用地报批工作所需材料繁多复杂,工作量巨大。
“我们以虎口夺食的魄力,将一切工作做在前。”市指挥部征迁法规处处长黄继明说,市指挥部牢牢把握我省被列为首批土地审批权下放试点省的“窗口期”,积极与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和相关区县进行对接,多次召开专题调度会议,及时解决用地手续报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配合项目公司和中介服务单位,先后历经13个阶段79个环节,在2019年12月6日完成组件上报省自然资源厅。
2020年3月26日,湖州段率先取得建设用地批复,进度全线第一,奠定项目依法合规用地的基础,也为实现全线实质性施工和完成投资计划提供有力保障。
湖州的担当
42个月工期缩短为33个月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动员大会上提出:“不畏难、不怕难,勇于担当、敢于担当、乐于担当、善于担当,以过硬作风攻城拔寨,创造优秀业绩。”
征地拆迁工作是湖杭铁路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一环,征迁工作做到位了,后续的施工建设就有保障;做不到位,后续交不出地,就会影响整个建设计划。
根据省政府提出的亚运会前通车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工期由原批复施工工期42个月调整为33个月。
敢于破难,彰显担当。市与吴兴、德清区县两级指挥部以创造性张力破解难点问题,为高铁建设提供全环节的协调服务,牢固树立“目标引领、差距管理、过程控制、考核激励、以实绩论英雄”的工作理念,对标“2020年6月底完成征地拆迁、交地100%”的目标要求,克服疫情影响,“5+2”“白加黑”,提前3个月完成红线范围内的95.37公顷土地交付和41户11668.68平方米房屋拆除,工作进度走在全线前列。
吴兴区综合交通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冬青当时是湖杭铁路吴兴区域的征迁负责人,他回忆道:“吴兴的征迁任务占湖州段的近70%,工期缩短让我们倍感压力,但大家都变压力为动力。”该区涉及征迁的4个镇成立专班,实行“一点一策、公开透明、用情用心”的征迁方法,最终实现2个月完成任务。
同时,市指挥部通过挂图作战、节点管控和清单管理,打造征迁工作闭环,推动各项征迁工作落地落实,累计完成主线征地95.37公顷、安置用地6.18公顷;被征地农民参保806人;安置面积42884平方米、安置人口543人。
在铁路建设中,管线改迁由于牵扯面广、制约因素多、协调工作量大,往往成为整体进度的“关键变量”。湖杭铁路湖州段需迁改电力、通信、燃气、水务等22家产权单位的501处管线,特别是16处110KV高压电力线迁改,不仅要解决电力部门、铁路部门的标准提高问题,同时还要协调铁路上海局同意。
“在我们的管线迁改经历中,湖杭铁路的体量和处理难度都居于前列。”施工单位中铁四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湖杭管线迁改项目总工程师刘伟说,他们利用高铁“天窗点”进行跨宁杭高铁、宣杭铁路“零点作业”,使用智能化调集平台节约一半时间,实现了工期缩短、成本节约的双赢。
市指挥部在推进湖杭铁路建设中,大胆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发挥迁改单位的专业优势,高效率完成迁改方案设计、方案各方审查、铁塔施工便道贯通等各个难点事项,成功从正常10个月的迁改周期缩短至6个月,为铁路主线施工争取4个月时间,被省发改委评为“湖杭铁路电力迁改先进单位”。
湖州的未来
百姓共同富裕、安居乐业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动员大会上提出:“要在打造幸福新湖州中看见美丽中国,努力向外界呈现一个百姓共同富裕、安居乐业、处处洋溢着甜美笑脸的新湖州。”
要想富,先修路。伴随着湖杭铁路的延伸,共同富裕正以越来越清晰的方式照进湖州大地。
“湖杭铁路的通车将会为湖州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不仅更加便捷群众的出行,也将实现村更强、民更富。”市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这个共富梦想,湖杭铁路推进可谓奋力奔跑。
市指挥部大力弘扬“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团队文化,为道路建设提供全过程的服务保障。每周召开工作例会,分析项目进展,研究问题对策。对重要事项、重要环节,一线协调、全程紧盯,全力打造“无障碍施工环境”。
2019年11月底,湖杭铁路全线进场施工。但是第二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来,打乱了所有在建项目的正常推进。当年2月10日,湖杭铁路湖州段做好疫情防控,率先复工复产,也是湖州第一个复工续建的重点项目。
疫情防控与项目推进“两手抓”“两手硬”,市指挥部切实履行属地监管职责,全力以赴为项目复工所需人员供给、建材运输、物资保障等开辟绿色通道,施工单位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严密组织工程建设,2月底基本实现复工强度100%,现场施工人员达1306人。
面对湖杭铁路工期压缩、概算设计不足、施工单位严重亏损的困难,根据省发改委的要求,市指挥部会同沿线相关单位通过跨层次、跨部门、跨地域、跨事权的高效协调,依法解决湖州段45万吨施工砂石料的稳价保供难题,缓解了施工单位的建设成本压力,保障项目建设的有序推进。
在湖杭铁路正式通车前的冲刺阶段,市指挥部内外联动、团结协作,以主人翁精神主动协调、主动组织、主动服务,落实路地联合推进会议精神,协调浙北大酒店作为湖杭铁路联调联试指挥部办公场地,专项保障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工作。
2022年4月28日,湖杭铁路进入联调联试,这是一个关键节点,更需要全力以赴。市指挥部细化湖杭铁路保开通工作地方责任清单,逐个明确时限和要求,实行每周亮晒盯控,累计完成沿线外部环境整治417处、安装隔声窗21011平方米等。同时,把讲大局落到实处,协调建设部门容缺受理、线下办理湖杭铁路消防验收备案41处,防撞设施移交97处,全力以赴保障湖杭铁路项目顺利开通。
十大节点事件
①2019年4月8日,原铁路总公司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下发《关于新建湖州至杭州西至杭黄高铁连接线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铁总发改函〔2019〕185号),批复项目可研;
②2019年6月2日,原铁路总公司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下发《关于新建湖州至杭州西至杭黄高铁连接线初步设计的批复》(铁总鉴函〔2019〕316号),批复项目初步设计;
③2019年6月21日,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文建立湖州市沪苏湖与湖杭铁路建设指挥部,统筹协调湖杭铁路的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程推进、社会稳定等工作;
④2019年12月,湖杭铁路全线进场施工;
⑤2020年3月底,湖杭铁路湖州段提前3个月实现红线范围内的土地交付和征迁清零;
⑥2021年10月25日,湖杭铁路线下工程全线贯通;
⑦2022年1月14日,湖杭铁路完成全线铺轨;
⑧2022年4月28日,湖杭铁路联调联试;
⑨2022年7月6日,湖杭铁路开始试运行;
⑩2022年9月22日,湖杭铁路开通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