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陆志松
本报讯 “取消了专职保洁员,村民们自发打扫村庄的环境卫生,攒下积分还能去村里兑换商品,真是一举两得。” 近日,德清县钟管镇沈家墩村村民梅小琴用攒下的积分,兑换了一些日用品。
村庄清退保洁员,还得从2019年说起。那年春天,沈家墩村干部在“班前1小时”义务劳动时,接到村民反映:“现在村里人都习惯不乱丢垃圾了,保洁员只是走走过场,还不如取消了,大家自己来打扫。”
听了村民的话,村干部算了一笔账:沈家墩村2014年建立的保洁员队伍有8人,每天负责全村的道路清扫、保洁与垃圾清运,村里每年要支付工资19余万元。沈家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房春华觉得,村民的想法不错,把这笔钱省下来,可以给村民提供不少福利。
“其实,保洁员制度的改进,源于我们村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村级议事协商机制。”房春华介绍,此前,沈家墩村就广开言路,集聚民智,凡是村里的大小事务,村民都可以发表意见,村两委则虚心听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推出村里事务的最佳工作方案。
去年秋天,村民沈大爷正在收庄稼,看到房春华路过,就向他建议:“是否可以结合本村和周边的连片土地,引进规模化的农业项目,提高农户收入?”
这一建议立即引起了重视,村两委立即召集小组长、党员、村民代表等20余人,围绕“土地流转事宜”开展协商议事。经过多轮协商,最终出台了《沈家墩村土地流转实施方案》。
“村里的事千头万绪,涉及民生实事,村两委又没有‘拍板权’。现在建立了村级议事协商机制,彻底改变了以前‘村干部跑断腿,群众听不进’的状况,碰到事情大家商量着办,不仅提升了办事效率,干群关系也更加融洽了。”村干部沈晓利说。
今年以来,沈家墩村在县民政局、钟管镇政府等单位的帮助下,在“我德清”小程序中开发了“沈家墩村议事协商厅”,建立线上议事协商平台和管理决策系统,对村民议事协商进行全流程实时管理和参与,并将各项数据投射到“数字乡村一张图”中。
同时,村里开辟了连心广场、连心绿道等阵地,探索新时代村级议事协商的有效路径。截至目前,通过议事协商,沈家墩村在环保卫生、矛盾纠纷、基础设施等领域解决问题35项,调解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