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州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

“国字号”动能更澎湃活力更喷薄

  记者  李华

  本报讯  记者从昨天上午的湖州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成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市国资国企推动改革任务走深走实,已顺利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各项任务。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全市国资国企明确“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改革新要求,坚持“系统推进、全面覆盖、监督保障、典型引路”的改革新机制,形成“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纵深持续”的改革新局面,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取得了较好改革成效。截至10月底,全市国有监管企业、市级国有监管企业资产总额分别为13322亿元、3330亿元,比2019年底分别增长89%、62.3%。今年1至10月,市级国有监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85亿元,利润总额5亿元。

  通过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国企战略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国资国企已成为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力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排头兵。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共同富裕和“轨道上的湖州”建设等重大战略。市级监管企业年均完成重点项目投资超300亿元,建成投用浙北医学中心、申嘉湖高速西延、铁公水内河枢纽港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聚焦民生改善,提升供水、供气、供电、公交等服务品质,“清亲好水”“电桩下乡”“创业互助”项目入选市“共富班车”。

  国资国企进一步优化资本布局,提高了国有资本配置效率。2021年10月,发布《湖州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今年4月,市国资委制定印发《湖州市市属国有企业主业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促进国有资本向重点领域和优势产业集中;会同市科技局印发《关于提升市属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实施方案》,建立工作会商、信息共享和科技顾问机制,增强国企科技创新能力。聚力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加大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投入,提升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混合所有制改革、三项制度改革……随着改革推进,激发了国企新动能。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属三大集团目前共有各类混合所有制企业116家,混改面达48.3%。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开展混改企业差异化管控试点,探索建立有别于国有全资和绝对控股企业的治理机制和监管制度。

  (下转A02版)   (紧接第1版)

  积极探索中长期激励政策,3家中长期激励试点企业分别实施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超额利润分享、项目合伙等中长期激励机制。印发《湖州市推进国有企业上市工作方案》,确定安达汽配等11家优质企业为上市培育企业,形成拟上市企业后备梯队。湖州燃气于今年7月13日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实现湖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零的突破。

  国资监管效能全面提升。以管资本为主,制度供给和专项检查双管齐下,出台涵盖董事会建设、企业“三重一大”决策、产权管理、招用人员等的40余项制度,开展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对外股权投资、贸易业务等专项检查30余次。统筹推进国资委对集团公司、集团公司对下属企业授权放权,编制市国资委与市属企业间39件事项办事目录指南及流程图。突出数字赋能,组建市产权交易统一平台,建成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和国资监管信息系统,加快打造“智慧国资”。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顺利收官,改革之路还将继续。市国资委表示,将对改革成果进行再检验、再评估、再深化,推动国企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习近平致信祝贺国史学会成立30周年强调~~~
陈浩在2022年度市级林长田长工作会议上强调~~~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标志性成果、全球唯一~~~
湖州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开展共同富裕集体调研 孙贤龙带队
~~~
~~~
~~~蔡旭昶致辞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专版
   第06版:专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 更好凝聚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提高政治站位 守牢底线红线 奋力交出林业发展和耕地保护高分答卷
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示范区落户湖州
“国字号”动能更澎湃活力更喷薄
聚神聚心聚力以实际行动 助力“六个新湖州”建设
“共富工坊”助增收
世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湖举行
第四届“湖州慈善奖”发布暨 慈善信托集中签约仪式举行
让外贸企业在家门口享通关便利
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