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农村公路,看乡村振兴,坐城市公交,访水运码头……在实地探访中——

看交通先行兴百业

  通讯员  温世倩

  长兴地处长三角中心腹地、浙苏皖三省交界,在交通上有着独特优势。县内有2条干线航道、3条国道、4条高速、5条铁路贯穿全境。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更需要优质的交通运输服务提供支撑。近日,我们走农村公路,看乡村振兴,坐城市公交,访水运码头……实地探访长兴交通发展,感受喜人巨变。

  规划先行 

  绘出“点水成金”之路

  徜徉千丰漾水上驿站、朱家漾亲水平台,数千米护岸景观秀丽,不时有游客结伴来“打卡”。两个驿站提升了美丽乡村的“颜值”,这是长兴城区至图影26.8公里美丽航道的缩影。

  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交通运输部水上旅游客运示范线路,它连接长兴港、新火线、李湖北线航道,串联东鱼坊历史街区、陈武帝故宫、太湖博物馆、图影湿地文化公园、太湖龙之梦等景区,远期将延伸至南太湖渔人码头,与湖州城区水上客运线路无缝对接。

  现场施工人员透露,该项目已纳入浙江省和湖州市水运发展“十四五”规划,并列入“省、市、县”三级交通服务共富专项行动方案重点任务。首期剩余6公里清水入湖水利工程有望年底前竣工,二期和三期工程计划明年、后年分别兴建,如李湖北线主题“漾荡泛舟”节点“一线八章”精品线,新火线“九曲人家”主题“一带七序”精品线,长兴港“桃红十里”主题“一轴六进”精品线景观设计。预计整个工程三年后完工。

  农村风情、田园风光、历史人文、产业资源、旅游景点等串珠成线,有利带动沿线4个乡镇(街道)、28个村产业发展,有助十万百姓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和共同富裕绘出一条“点水成金”之路。

  “让航道成为‘代言人’,让景观成为‘画廊’,让游船成为‘会客厅’。”洪桥镇负责人兴奋地说,由交通、文旅、属地乡镇拼盘建设,上级多项政策叠加激励,村民们小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美”。

  公共服务 

  下足“便民惠民”功夫

  104国道1314公里牌附近的香山驿站,是浙江省首届“最美公路服务区(站)”,寓意浪漫美好,加上面朝夹浦香山、背倚烟波太湖,风光旖旎灵秀,许多情侣游客常来合影立誓,被誉为“浙北地区最浪漫的公路驿站”。

  驿站占地2.6亩,建筑面积259平方米,我们在现场看到,服务功能逐步完善。2017年刚启用时,提供停车、加水、休憩、食品加热、便民药箱等免费服务,开通电动汽车充电桩、景观望远镜设备等自主服务,添置了留言本、交通路线、旅游景点介绍。为了给货车司机们提供更贴心的服务,驿站在湖州市首个交通运输行业党委的指导下,今年6月,长兴又对驿站内部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增设了1314咖啡馆,让来往的司机也能喝上一杯有温度的咖啡。除此之外,还提供免费“爱心茶水”“爱心饼干”、防疫用品,打造“暖心26℃加油站”和“司机之家”。

  吕山水上服务区,紧邻我国重要的千吨级内河航道——长湖申航道,约有70%的船舶路经此处,公共服务主要围绕绿色航运、政务帮办、生产生活等展开。

  “全力打造‘船员小区’”。我们在现场看到,全省率先将船舶法定检验、国籍证书签发等36项港航行政审批事项已下沉至服务区,下一步将继续满足船员个性化需求。据服务区负责人介绍,“一站式”解决船户和企业需求,覆盖港口和水运企业58家、船员3000余人。

  数字赋能 

  扛起“交通先行”使命

  人悦其行、物畅其流。今年,长兴成功入选首批浙江交通强国试点县(“四港”联动方向)。我们在长兴县“铁公水”码头看到现场岸桥、门吊鳞次栉比。大型龙门吊臂精准抓住集装箱,把集装箱从码头搬上了即将出港的支线船舶。忙碌的场景也预示着多式联运的红火。

  据介绍,铁公水码头沿着长湖申航道而建,占地365亩,已投资6.23亿元。其地理位置优越,东邻104国道,东北衔长兴南高速出口,往南通过疏港公路连接318国道,具有独特的禀赋条件。码头周边还配套了制造业配送中心、天畅智库产业园、跨境电商产业园,大连商品交易所交割基地等产业,与北边的公路港和园区南边的铁路货场形成了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的长兴综合物流园区,构建了辐射长三角的多式联运运输网络体系。

  “去年‘铁公水’物流园完成多式联运集装箱23万标箱,同比增长19.5%。今年1至9月,多式联运集装箱吞吐总量为22万标箱,同比增长28.9%,势头非常好。”长兴县交通运输局物流发展科科长刘大威对今年的多式联运发展充满信心。

  今年初启用的交通运输指挥中心,占地49亩,由应急指挥中心楼、办公楼、公路应急抢险设备库房等组成,目前有工作人员20名,实行7*24小时全天候工作制。

  据应急指挥中心主任朱春华介绍,“长兴交通数智大脑”将承载综合性交通应急抢险保障中心、交通运输局数智综合应急指挥平台、湖州唯一市级公路应急抢险保障基地、县内交通领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调度和非常时期24小时水上疫情动向的实时监管等工作,实现信息技术、数字化与应急调度管理的深度融合。

  近年来,该县相继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交通强市建设突出贡献集体等荣誉称号。全县农村公路通达总里程达2041公里、航道里程达266公里,城乡公交增至109辆。正是这一条条“致富”路、一条条“黄金”水道、一辆辆“绿色”公交……为长兴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时评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法治
看交通先行兴百业
寄递业开展过度包装治理
物业员工拾金不昧获赞扬
“三色帮办团”服务群众零距离
废弃仓库“变身”网红
体验传统技艺
岕里山村的共富“蝶变”
趣学垃圾分类
小葡萄成为富民兴村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