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协商民主推动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赵欣宇

  协商民主是我国特有的民主治理形式,其通过协商的方式来调解社会矛盾以实现共同意识价值。协商民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层面,表现为协商民主空间的广阔性及功能的多样化,通过基层协商民主的拓展及协商民主制度的完善以顺应时代要求。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探索中,协商民主已然成为了构建社会关系的桥梁,吸纳统合了多元化的治理主体。而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也有利于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消除社会生活中的隔阂和冲突,以最低的成本实现社会共同的长远利益,从而对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实现产生协同增效的功能。

  协商民主对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探索

  强化顶层设计,坚持党建引领。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顶层设计者,要不断加强党在社会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聚合基层党组织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力量,进一步畅通下情上达渠道,从而凝聚党心,统合民意。安吉积极响应总书记赋予“再接再厉、顺势而为、乘胜前进”的新期望新要求,努力探索以制度化形式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安吉作出的批示指示精神,县政协成立安吉绿色发展政协委员会客厅,坚持“团结”“民主”两大主题,汇聚起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磅礴力量。

  协同组织,规范协商流程。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不仅需要发挥党和国家的引领作用,更要重视多元社会主体力量的首创精神。不同主体要合理分工合作,制定开放透明的规则程序,通过参与社区民情恳谈会、社会工作听证会等基层协商机制,构建协商共治的过程,做到“人人尽责”,实现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推动社会治理共商共建共享。今年以来,安吉县政协紧贴共同富裕先行目标,将孝丰镇列为委员履职创新试点,通过委员工作室与妇联界别协同联动,构建起“多渠道收集、广泛性协调、专业化破解、跟踪式反馈”履职闭环链条,切实以妇女“半边天”撑起基层和谐一片天。

  数字赋能协商民主,实现全民协商。将协商成果通过互联网传播,构筑良好的政治效力。通过完善“互联网+协商”机制,搭建参政议政网络信息平台、委员移动履职平台,形成具备情况收集、指派调度、线上协商、评价研判、指导督查等功能的协商治理系统,突破时空与传播方式的局限,将政协履职流程全方位覆盖,成为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出口。安吉县政协主动顺应数字化浪潮,充分利用“数字政协·掌上履职”平台,整合10项模块和6项功能,创新开发“履职在线”等应用场景,将会客厅活动情况计入委员数字履职档案,并运用到年度考核中。

  协商民主在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所面临的困难挑战

  人民政协在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中的职能发挥有待提升。一是对“政协协商”的理念认识较为片面,相关操作性细则有待进一步细化,协商的内容和范围有待规范。二是政协协商配套体制机制建构有待完善。在协商治理的过程中,协商双方的职责规定不清晰,互动性弱,而更多的体现为一种“机械团结”行为,较难达到由于相近的利益价值的连接而形成的有机团结。三是人民政协协商治理制度供给滞后。

  群众参与协商的积极性与民意呼声的针对性有待加强。很多社区协商议事中的普通居民的参与能力与意识不足,村委换届选举投票也需要村干部反复的动员,导致协商民主结果很难推进实施;各协商主体间的职责界定不清晰,导致出现了相互推诿的状况,各主体间缺乏合作协商共治的信任基础;社区自治组织未充分发挥自治功能,导致行政事务缺失、自治职能缺位。

  把协商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的经验启示

  铸牢政治忠诚,强化党建引领。人民政协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产生发展的,只有充分发挥党的作用,才能形成稳定的治理结构和稳固的治理合力。一是坚持政治引领,注重协商成效。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对社会治理的宏观指导、微观推进和统筹协调平衡作用。二是完善多元监督机制,保证监督的有效性。委任专人专责检查监督落实情况,聘请社会组织参与项目监督工作,吸纳更多的监督力量。三是坚持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点,要坚持“问需于民”与“问计于民”结合,选取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提高协商共治的参与度和治理的科学化水平。

  释放社会能量,做到人人尽责。社会是一个具有新陈代谢功能的有机体、生命体,其中公民个体作为社会治理的有效主体,应通过民主协商,唤醒“主体意识”,使得每个主体间的利益得到平衡、共容,塑造公共权力的开放格局。一要扩大协商的广度和深度,强化多元协商主体工商共治的意识和能力,构建更为科学的主体产生方式。二要优化主体职责分工,明确划分公共与私人事务的边界,强化主体间的信任。三要充分表达协商诉求,正确树立协商理念,做到“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

  加快协同联动,构建参与格局。协商民主实践已经拓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要求我们既要统筹整合各场域协商资源,推进多元协商在决策全过程的相互配合。各级党委在政治协商活动中应合理运用协商形式,鼓励和支持参加协商的各方讲真话、建诤言,强化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 另一方面要重点构建对接基层的协商机制,畅通基层协商渠道,构建起上下贯通、左右相连的多层次、宽领域的民主协商网络,打通协商民主的“最后一公里”。

  (作者单位系安吉县委党校)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专版
   第06版:金融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思学
全国首创标准化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综合体 持续唱响“在湖州感受中国之治”品牌
不断开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新境界
凝心聚力加快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协商民主推动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