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忻媛
市政协委员、市生态环境局水环境监测科科长张海燕这两天反复修改关于精准靶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切实保障水环境稳质提效的建议。去年我市《看见》栏目曝光的渔业尾水养殖污染,让她印象深刻,也让她把目光聚焦在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上。
张海燕介绍,湖州近年来水环境治理成绩斐然。随着工业污染源控制力度持续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逐步成为影响水环境的主要因素。而与之相对应的监督管理重心转移却稍显滞后,亟待补齐补强。
“农业面源污染面广量大,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农村生活源等多个方面。”张海燕建议,我市可以安吉县成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国家试点为契机,运用“天地协同”先进技术,加快建全水环境污染监测体系,逐步摸清全市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现状,尽快试点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监督指导指数,形成一批创新案例,争取农业面源污染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同时,进一步明确水环境管理权责,尤其是在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中养殖尾水治理设施管理和监测等方面,要进一步明晰管理职责,最终实现全域环境管理无死角。她认为,在暂无国家和省级标准的情况下,我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出台相关标准,对我市渔业养殖尾水排放限值进行科学界定,确保监管有法可依、执行合理有效。
此外,她建议通过大数据平台积极探索化肥农药实名制购买、定额制使用制度,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进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全覆盖,逐年开展农田氮磷拦截生态沟渠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