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施妍
本报讯 2月12日,湖城南园小区居民小王向吴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月河中队反映,有业主在小区的公共区域搭建“私人”卫生间。让小王意外的是,当天,由街道、应急和综合执法等部门组成的执法小分队就赶到了小区,制止了业主的违法行为,并及时拆除了这一违法建设。
“小区乱停乱放、毁绿种菜、私搭乱建、僵尸车等问题,一直都是城市管理的瓶颈,通过‘执法进小区’的工作机制,整合辖区多方力量开展协同作战,以精细化管理为居民解决身边的‘急难愁盼’,将违法问题和邻里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月河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杨光宇告诉记者,这种条块联动的综合执法进小区机制,实现了群众“点题”、部门“吹哨”、精准“执法”,维护了公共利益,也回应了群众关切。
记者从市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获悉,随着“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改革的推进,为快速响应、处理群众的期盼、呼声,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我市持续深入推进“执法进小区”工作,以执法力量下沉助力打造现代社区。
安吉县昌硕街道宁馨花园小区是安吉首个“执法进小区”试点。为进一步推动小区治理提升,多个部门联合在该小区设立了执法服务工作站,建立了常态化工作机制,并定期进小区开展执法和服务,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
“‘执法进小区’整合了基层的执法力量,通过联勤管理规范处置、部门现场执法处置、会商组织攻坚等形式,打通了城市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实现了一线执法由单兵作战向协同作战的转变。”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业务指导一处处长郑昌海说,随着“执法进小区”工作的持续推进,有效节省了执法资源、提高了问题的化解效率,让执法更有精度、更有温度,更好地适应了城市化进程、精细化治理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