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州市援疆指挥部

倾情援疆 绘就湖柯携手大美画卷

  立春的脚步刚至,美丽的柯坪奏响了“春之曲”:红沙河流水潺潺,蜿蜒而下,承载着历史的沧桑;茫茫戈壁传来清脆的驼铃声,一个个援疆项目,一件件惠民实事,激活着这片热土;柯坪县城内,街头巷尾洋溢着商业与生活的气息,南疆的这座县城苏醒、发展、生机勃勃……

  这幅美丽的景象,寄托了5.4万柯坪人民与湖州援疆干部人才的殷切期待。三年来,湖州市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在红沙河边的柯坪,用心、用情书写着“舍家报国 倾情援疆”的家国情怀,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数字为证,三年来,湖州共实施援疆项目80个,总资金34659万元,其中智力支援类项目14个,产业支援类项目25个,民生保障类项目16个,文化教育类项目16个。

  排名为证,2020年,柯坪县实现国家级贫困县摘帽并通过国考验收;2021年,甩掉财政收入全疆县(市)排名倒数第一的帽子;2022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地区内县(市)第一;湖州市援疆指挥部被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感受为证,援疆干部说:“我把心安在了柯坪,这里的建设凝聚了我的汗水。”维吾尔族同胞说:“柯坪不再是以前的柯坪了,我们觉得骄傲。”这座城市,也在展示着自己的新貌:大道通衢、楼宇林立、项目连片、产业兴盛……她似乎在说:感谢你们的到来,让柯坪变得美丽、富裕!

  产业援疆的振兴答卷

  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素有“骆驼之乡”美誉,截至2019年底,柯坪县养殖骆驼近万峰,骆驼养殖户约130户。但是县内骆驼养殖模式以传统散养为主,出售幼驼和驼肉为牧民主要收益,零星有鲜驼奶出售,骆驼养殖未形成规模化产业,牧民增产增收缓慢。

  第十批湖州市援疆指挥部进疆之后,以大量基层调研和实地考察为基础,提出实施“羊驼富民”工程,围绕羊和骆驼两个最有潜力产业化的领域做好乡村振兴文章,将发展羊产业、骆驼产业作为培育柯坪县地方特色产业和增加牧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在资金投入、项目招引、国企培育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骆驼产业积极出台惠民政策和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实行保护性收购奶价制度,每公斤鲜奶价达30元,大大激发了农牧民饲养骆驼的积极性。目前,柯坪县已引进驼奶生产企业2家,建成骆驼规模养殖基地2个,培育骆驼养殖户245户,骆驼养殖规模增至 3万峰,占全国骆驼养殖量的近6.5%,骆驼产业年产值1.6亿元。

  湖羊早已唱响援疆出塞曲,湖州市援疆指挥部积极发挥“湖州湖羊”“柯坪羊肉”两大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优势,从建立完善“种羊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大户+家庭养殖户”的三级湖羊养殖体系,招引美欣达集团和长兴牧源两家企业落地柯坪,全力助推“柯坪湖羊产业园”建设,到打造“全疆最大的湖羊繁育基地”,完成羊产业全产业链建设,柯坪县的湖羊产业得到飞跃式发展。

  兴一项产业,惠一方百姓。如今的柯坪,优质产业如沐春雨,发展壮大。

  柯坪县域内古遗址有47处,其中国家级2处、自治区级6处,大多为汉唐时期遗址,齐兰古城、齐兰烽燧、克斯勒塔格佛寺等国家级文保单位,极具旅游开发价值。同时,各类地质遗迹点共159处,遗迹类型丰富,拥有大湾沟、红沙漠、五彩钢锯岭、白驼大峡谷等独特地质奇观,具备一定的开发潜力。但是,柯坪县在2020年前没有3A级及以上景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没有产业化,也没有为柯坪引来游客和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第十批湖州市援疆指挥部入疆以后,邀请浙江大学专家对齐兰古城遗址进行数字化建模和新建数字化博物馆,为创建4A级景区创造条件;在杏花村景区建成游客服务中心、一期26间民宿、观景塔等,捐赠了5辆房车,重点打造齐兰古城、杏花村、红沙漠等景区,2021年成功创建3A景区4家。

  民生福祉的美丽画卷

  在玉斯屯喀什艾日克村,一个集红色教育、民族团结、中华传统文化、法治教育及休闲娱乐、运动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广场目前已初见雏形。“文化广场还在完善提升中,就已经被广场舞、麦西来甫、足球赛占领,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最想去的地方。”该村第一书记唐小丰指着这个占地面积35亩的大广场介绍说。

  三年来,湖州援疆在民生领域类投入援疆资金3.1617亿元,占比援疆投入的91.22%。湖州助力柯坪建成了县教育人才公寓、县妇幼保健院、政务服务中心等一批惠及民生福祉、推动产业发展的项目,为柯坪县乡村振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21年以来,湖州市援疆指挥部陆续投入援疆资金1650万元,实施柯坪县医疗水平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县妇幼保健院综合病房楼,完善儿科、妇产科住院病房、学术报告厅及相关附属配套工程,提升了柯坪县妇女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同时,投入援疆资金3100万元建设便民服务中心和乡级文化服务中心,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深化“放管服”,不断优化办事创业和营商环境。建设湖州新村,投入援疆资金2000万元,建设村活动中心、卫生室、警务室、供水、排水绿化等附属配套设施,总面积4794平方米,提升推动基层治理高效、便捷,打造农民满意、宜居舒适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干部人才的实干新卷

  “咱们可以引进恰玛古酱菜、咸菜等加工企业,尽快打开疆外市场。”去年11月2日至5日,柯坪县委副书记、教育工委书记、湖州市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滕辉带队赴柯坪县阿恰勒镇其兰村、幸福村、吐拉村等9个村(社)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对阿恰勒镇传统单一的种植模式提出了想法。

  走村入户听民生、解民盼,湖州援疆干部人才以实干争先推动乡村振兴。除了一把手下沉,在柯坪县级部门(单位)任职的6名科级援疆干部、4名人才领队,于2020年6月开始下沉驻点7个行政村、3个社区,柔性挂职村社党组织副书记。在角色定位上,区别于专职驻村的第一书记。根据受援地需要,一般对派驻村“三年一调整”,与援疆期限相适应,科级干部“三年一轮岗”、人才领队“一年半一轮岗”。

  锤炼干部人才的战斗力,为援疆扎下厚实根基。据悉,湖州市援疆指挥部以党建为引领,全面落实党委集中议事制度、组织生活制度、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深入开展党史学教活动,教育引导干部人才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破除“优越感”和“过客感”,使全体援疆干部人才始终在集体生活团结互助浓厚氛围中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

  去年年底,湖州市第十批第二期22名援疆教师圆满完成援疆支教,在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柯坪县工作中表现优秀、成绩突出,被中共阿克苏地区委员会、阿克苏地区行政公署授予“优秀援疆教师”称号。自2021年9月4日进疆以来,22名援疆教师结对帮带132位本地年轻教师徒弟,累计组织集体备课224场次,累计培训本地教师5000余人次。

  为帮助柯坪建设“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湖州市援疆指挥部深入实施“人才领航”工程,常态化开展送教下乡、“医疗大巴扎”等活动:通过“师徒结对”“上示范课”“空中课堂”等方式对当地教师进行传帮带;多名援疆医生通过微课堂、手术实操、病例研讨等方式,将自己的医疗知识、临床经验、诊疗思路传授给当地年轻医生;帮助县人民医院新设立病理科和手术(麻醉)科,牵头吴兴区人民医院无偿开展CT远程诊疗服务……

  石榴融情的文化书卷

  2021年7月,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13所中小学的30名学生满怀期待来到湖州。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德清莫干山、龙之梦动物世界……一个个湖州景点让柯坪学生流连忘返,两地学生在互动交流中结下了真挚的友谊。

  “希望我们永远是好朋友。”柯坪县湖州小学五年级学生夏懿丹·艾海提江和长兴县第一小学学生高晨钰成为了好朋友,两人在心愿卡上都写下了同一句话。“以后我要邀请她去柯坪的红沙漠玩。”夏懿丹说。

  2020年以来,湖州市援疆指挥部立足湖柯地域文化特色,实施“文化驼铃”工程,通过“文化走亲”推动援受双方文化交流和协同共进,突出“跨地域、多文化、云交流、青少年”四大特色,主体鲜明、亮点纷呈、成果丰硕,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推进融合发展。

  三年来,湖州与柯坪组织开展各类“文化走亲”210余场,参与演出的文艺节目(展览)350余个(次),参与人员1000余人次,观众2万余人次。“文化走亲”活动,让文化在“走亲串门”中浸润援受双方百姓心间,让两地人民越走越亲。

  每逢春节、元宵等节日,一道道文化大餐,一系列接地气、有生气的主题活动,让两地居民心更近、情更深。1198个湖州市学生家庭和1200个柯坪县学生家庭全员在两地掀起“小手拉大手”,一起读课文、学诗词、诵经典的热潮;“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大赛”,广泛营造说普通话、写书法、颂经典的浓厚氛围;牵线浙江京昆艺术中心、小百花越剧院、湖州市文广旅局,将各种戏曲名篇送进校园。

  “关山万里别故乡,饮风霜,餐饼馕。三载援疆,撸袖兴我邦。梦萦丝路驼铃响,江南望,凯歌扬。”

  这是一位第十批援疆干部的一首诗词。正如词中所写,这支74人的援疆队伍,从三年前的“别故乡,饮风霜,餐饼馕”,到如今的“驼铃响,江南望,凯歌扬”。只因梦想不熄、志愿不悔,他们在舍家报国、倾情援疆的征程上慎终如始,绘就了一幅湖州与柯坪携手并进、奔向富裕的大美画卷。

  文/徐震

  本版资料图片由湖州市援疆指挥部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湖州市援疆指挥部~~~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向两会报告
   第05版:向两会报告
   第06版:向两会报告
   第07版:向两会报告
   第08版:向两会报告
   第09版:向两会报告
   第10版:向两会报告
   第11版:向两会报告
   第12版:向两会报告
倾情援疆 绘就湖柯携手大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