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碳效管理让建筑“绿色呼吸”

我市再获全省建筑领域“双碳”考核优秀市

  记者 宁 杰 

  本报讯 省建设厅、省财政厅近日公布2022年度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考核结果,我市获评全省建筑领域“双碳”考核优秀市,吴兴区、南浔区获评优秀区。据悉,这是我市第二次获此荣誉。

  自2020年获批全国唯一绿色建筑和绿色金融协同发展试点城市以来,全国首个政采云“绿色建材馆”、全国首个绿色建筑地方标准等近十项“全国首创”相继在我市落地,先行先试探索出一套湖州模式。在此基础上,今年我市持续聚焦建筑领域碳排放,以数字化为引领,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筑“碳效码”,通过打通住建、经信、电力、统计、发改、金融机构等数据,贯通“碳-能-电”数据链条,对公共建筑碳排放数据进行统计与核算,精准定位建筑能源消费“碳足迹”。

  “前期项目组已经对我市600余座公共建筑信息与能耗数据现状进行梳理,初步建立起全市公共建筑全能耗数据样本库,在详细分析各类型公共建筑的能耗与碳排放强度后,制定了相应碳效分级标准及管理方案。”市城市集团下属数字集团(智慧城市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同时,开发并试运营湖州市公共建筑“碳效码”数字化管理平台,为全市纳入监管的公共建筑绘制碳效图,自动诊断高碳排原因,深入挖掘减排潜力,帮助相关单位精准降碳。“相关研究成果和一期数智平台即将在本月底正式发布,为进一步提高碳效评级准确度,项目组还对数据样本库中的数十组离群样本开展入户摸排。”该负责人说。

  同样类别的公共建筑,为何有的碳排放强度计算结果会显著偏低或显著偏高?日前在湖城东吴银泰城,数字集团(智慧城市研究院)联合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对该商业综合体的实际建筑面积、历年耗能情况、建筑使用习惯等进行调研,发现建筑面积信息错误、已有绿电使用情况、“多户一表”问题等的存在,都会影响碳排放强度计算准确性。“我们在总结此次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及时修正样本数据,并对计算模型进行相应调整,最大程度保证建筑‘碳效码’评定结果的公平性。”清华研究团队杨雨人博士说。

  (下转A02版) 

    (上接第1版)

  “今年全国两会持续关注节能降碳,提出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和‘稳步推进节能降碳’。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要领域,建筑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对于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我市将基于建筑“碳效码”采集的公共建筑碳效信息,加快完善并持续迭代建筑碳效数字化管理平台,拓展评价结果在碳排放预算化管理、绿色金融、绿电交易等场景应用,全维度满足建筑业节能降碳需求,助力全市建筑业绿色转型。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我市再获全省建筑领域“双碳”考核优秀市
~~~
~~~——解读2023年市委一号文件
两个小时内回复 四个工作日内办结~~~
~~~
跨越四千里 送去致富经~~~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专版
碳效管理让建筑“绿色呼吸”
三项目获省“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最佳实践
“鱼米之乡”何以立潮头
我市深耕营商沃土厚植“美丽产业”
全市首张水资源保护禁止令发出
绿水青山“蟹”逅冰天雪地
做精产品 做大市场
报头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