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跨越四千里 送去致富经

绿水青山“蟹”逅冰天雪地

  记者  徐  震 

  本报讯  昨天下午,在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山山脚下的兴隆水库,25万尾湖州大闸蟹蟹苗被投放进占地1000亩的杨桂珍大闸蟹养殖基地里,一只只来自太湖南岸的小扣蟹挥舞着双钳游进“新家”。

  “这是湖州大闸蟹首次‘游’入长白山,我们将借长白山的好水养育更高品质的大闸蟹,用产业助力东北振兴。”市吉浙合作派驻白山干部傅远超告诉记者。

  湖州大闸蟹为何会“游”到2100多公里远的长白山?这源于两地的一段“姻缘”。湖州与白山对口合作已有7年,帮助白山陆续建成了农业产业合作示范园、标准化厂房等项目,琳琅满目的长白山特产源源不断流向南方市场。如何让白山的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南蟹北养”项目孕育而生。

  长白山天寒地冻,大闸蟹能存活吗?湖州庙港人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卢瀛峰指着深约3米的基地告诉记者,前期他们做了大量的调研和技术改进,这里的基地要比湖州的基地深一米,保证冬天不会连同底部冻住。同时也会让农户清理积雪,保证湖底的光合作用正常进行。

  为了让湖州大闸蟹在长白山养殖得更好,湖州引入“未来农场”标准,正在创建无人自动投喂系统、物联网水质检测和气象数据检测系统,可以使大闸蟹养殖的生产效率、产量、产品优良率分别提高30%、5%和8%以上。

  基地所在的白山市抚松县兴隆村一直以种植业为主,去年村集体收入只有12万元。村党支部书记刘淑林说,养大闸蟹能给村里带来新的产业,还能解决村民的就业,如今大家都想把养殖技术学会,走上致富的道路。

  “接下来我们将向白山输出大闸蟹养殖技术和品牌,给当地愿意养蟹的农户和企业免费进行技术指导等全方位培训,最后按当年市场价溢价5%进行包销。”卢瀛峰说。

  白山市发改委主任娄善伟说,借助南蟹北养项目,白山将开发融合人参、五味子等当地特产的蟹美食罐装食品,让大闸蟹的附加值提高50%以上,同时打造大闸蟹特色旅游项目。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我市再获全省建筑领域“双碳”考核优秀市
~~~
~~~——解读2023年市委一号文件
两个小时内回复 四个工作日内办结~~~
~~~
跨越四千里 送去致富经~~~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专版
碳效管理让建筑“绿色呼吸”
三项目获省“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最佳实践
“鱼米之乡”何以立潮头
我市深耕营商沃土厚植“美丽产业”
全市首张水资源保护禁止令发出
绿水青山“蟹”逅冰天雪地
做精产品 做大市场
报头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