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下象棋

  ○ 姚新兴

  小时候常观父亲、二叔他们下象棋,慢慢地也懂得了“当头炮,马来跳”“中炮盘头马”“过宫炮、巡河车”等象棋基本套路。17岁那年我参加了工作,单位里有许多象棋高手,工作之余,他们常聚在一起“厮杀”;外地的一些象棋高手,也经常来镇上和厂里比赛;有时还用大棋盘进行表演赛。每逢此时,我们这些爱好者,总要在旁观战。当时业余生活十分枯燥,于是我便与同宿舍的几位同事学着下棋,下班后常一起杀几盘,慢慢地也喜欢上这项运动。

  大约在1974年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位名叫蔡伟林的上海下放知识青年,蔡曾是上海黄浦区少年象棋冠军,真正的一个“白面书生”。他下放农村后,农活是干不了。而他的象棋水平,在农村找不到对手,因此经常到镇上来找人下棋。当然镇上所有象棋爱好者也不是他的对手。我与同宿舍的象棋爱好者为了向他学习象棋,专门让出一张床给他,还拿出菜饭票,以解决他在镇上的生活问题。对此他也非常感激,经常给我们讲一些象棋的基本知识,教我们下棋。俗话说:棋高一着,缚手缚脚。当时,我们与他下棋是盘盘皆输。为了提高我们的兴趣,他经常采取让一只“车”或一只“马”与我们下,有时还与我们下盲棋,有一次他同时下7盘盲棋,开局前他自负说,确保一盘不输,结果是五胜二和,旁观者惊叹。

  在蔡老师的辅导下,我的棋艺有了飞快长进,竟能与棋艺差不多的人下盲棋。厂里有什么象棋比赛,也有资格参加了。后来我们几位年轻人还组织了青年象棋队,经常与年长者进行比赛;有时比赛还到处张贴海报,“青年队对老年队象棋比赛,欢迎观看”云云,一时成为小镇新闻。现在想来仍觉十分惬意。

  后来,蔡先后参加吴兴县、嘉兴地区和浙江省象棋比赛,一路过关,均获第一,棋艺声望大振。尔后,他便开始走出小镇,经常参加国内一些象棋比赛;浙江省火车队体协曾想调他,但不知何故,此事最终未成。后来在知青大返城中,他也回到上海,我们之间也失去了联系。后闻他获得中国象棋特级大师称号,从事象棋专业工作。近几年来,他经常在全国一些象棋大赛中露面,但均以比赛教练或裁判长的身份出现。

  上世纪80代初我调离了那个小镇,后工作几次变动,但那爱好至今仍保留着,凭借当年蔡伟林老师教的几招,经常与人杀上几盘,以棋会友,不求输赢,明其哲理,感悟人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专版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雨前椿芽正当时
乡村老物件
酒韵
百鸟啼春树(国画)
释衣记
春之殷勤
暖:菱湖南双镇写生(油画)
学下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