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好生态文明水文章 展示“五水共治”新形象

  方烨

  “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是省委省政府在“八八战略”引领下基于浙江发展实际和绿色发展需要,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浙江省的生动实践。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习近平同志多次指示和部署治水工作,一再强调要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方法来研究用水治水节水工作,认真抓好安全饮水、科学调水、有效节水、治理污水等“四水工程”建设。2013年11月,省委省政府作出“五水共治”重大决策部署,以“重整山河”的雄心和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响了铁腕治水攻坚战。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湖州市以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部署为指引,全面启动了以“五水共治”为主要抓手的力度空前的新一轮治水行动。经过多年来的攻坚克难和强势推进,湖州的“五水共治”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和显著成效,绘就了“清水入太湖、活水兴百业、秀水绕千村、净水润万家”的动人画卷。连续8年获得浙江省“五水共治”大禹鼎,成功创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德清下渚湖水生态修复入选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持续打响“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城市品牌。

  一是统筹规划,全力优化水资源。深化河(湖)长制,编制东西苕溪、太湖溇港和大中型水库水源涵养区等生态保护规划。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实施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在19亿立方米以内。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生活节水降损。实施“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着力推进实行节水奖励、超计划用水累进加价制度。发布全国首个《生产用水企业节水指数评价规则》地方标准,创建300余个节水载体,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实现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创建全覆盖。

  二是循序渐进,全力提升水环境。近年来搬迁关闭了太湖沿岸5公里范围内所有工业企业,清除太湖水面和周边水域养殖围网1000余亩。综合运用人工下水摸排、水下无人船拍摄等手段,圆满完成太湖南岸65.5公里湖岸线,纵深岸2公里范围内1184个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整”工作,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经验被生态环境部全国推广。强势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温室龟鳖养殖实现“全域清零”,在全国率先出台《湖州市水产养殖尾水排放规范》地方标准,推行“三池两坝”模式治理渔业尾水养殖60万亩。全域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在全省率先发布“污水零直排区”“1+3”地方标准,实现污水“应截尽截、应处尽处”。

  三是优建善管,全力修复水生态。坚持“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目标,打通“断头河”“堵头浜”、全域推动水生态修复示范,全面开展水生态健康体检,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推进“水韵湖城”水生态修复工程,以“一区一城一河”为重点,打造“十漾连珠”“百漾千湖”“水下森林”等6个特色样板,累计投资已达19.98亿元。率先发布《湖州市河湖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管理导则》,高标准打造100条生态示范河道,累计建成生态缓冲带62公里,构筑南太湖“生态长城”,湖岸线种植芦苇面积达39.32万平方米,德清蠡山漾成为全国第一条示范河湖。

  开展“五水共治”工作以来,湖州以治水为突破口,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绿、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路子。一则治出了优良水质。2012年以来,一大批影响涉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全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2年全年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交接断面满足功能要求比例、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入太湖水质稳定保持Ⅲ类及以上,化学需氧量、总氮等指标同比下降11.11%、37.15%;全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位居全省前列;“水韵湖城”生态修复样板初步形成;涉水污染举报数量较去年下降29%,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二则治出了城乡美景。打造了安吉黄浦江源、长兴太湖风光等19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吴兴西山漾通过治理成为国家生态湿地公园,太湖旅游度假区创建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响“湖光山色·度假之州”旅游目的地品牌。三则治出了百姓口碑。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助推产业绿色发展,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1503家。实施“幸福河湖”工程,实现81条河道由“景美河”向“惠民河”迭代升级,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由61.13%跃升至2021年的87.24%。四则治出了累累硕果。德清下渚湖获评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成效被生态环境部全国推广,安吉天子湖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入选全国水污染防治典型案例,长兴县入选水利部再生水循环利用国家级试点,德清县洛舍漾水生态修复样板区入选全省“五水共治”“一市一样板”。

  近年来,湖州市治水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短板,如污水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城市黑臭水体防反弹压力较大、断面水质波动频繁等。下一步,我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首批试点的新目标新定位、聚焦湖州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新形象新作为,以“美丽新湖州 碧水展新颜”为主题主线,以“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为目标,进一步在提升水质、把控污染、生态修复、用水安全、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化“河长制”、加强督查、全民参与等方面加大力度,切实做好湖州“水”文章,助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湖州样板。

  (作者单位系市委党校)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专题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思学
推进长三角备案协同 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
做好生态文明水文章 展示“五水共治”新形象
发挥党员委员在履职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融媒时代理论宣传的“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