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年新增300亿元重大项目专项贷款

我市畅通融资为项目“输血供氧”

  记者  肖黎

  本报讯  “授信2亿元,我们推进项目建设的底气足了。资金到位,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日前,德清县农业高新发展有限公司与银行签约,推进“共富数字渔仓”项目,带动周边农户共富。

  当天,12家银行代表与12个农业重大项目业主代表签订银企融资对接合作协议,总签约授信金额达37.39亿元,覆盖了现代种业、淡水养殖、竹产业改造、湖羊养殖等方面。

  近年来,全市金融系统发挥好金融“输血供氧”作用,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扎实推进“银企命运共同体”专项行动,每年新增300亿元重大项目专项贷款,为重大项目提供优惠贷款利率和个性化的贴息政策,通过增规模、稳续贷、降成本、优服务,重点支持全市重大项目的引进推进、投产达产。

  市金融办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人行等部门建立重大项目融资协同联动机制,梳理重大项目清单,完善全市重大项目资金需求信息库,每月向金融机构推介重大项目信息及资金需求情况,由项目牵头银行负责为项目提供优质优价金融服务,确保每个重大项目的融资需求及时得到响应。

  “百行进万企”走访服务、“行业+金融”……一系列精准帮扶举措,引导金融机构靠前服务、问需于企,及时掌握企业的融资需求。在此基础上,市金融办引导金融机构对项目融资需求快速响应、组建专班,开辟绿色调查与审查通道,在贷款额度、利率优惠、增信措施等方面提供客制化融资方案,为各项目提供各行最优惠政策。

  在银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一重大项目的负责人在手机上完成了材料提交,成功申请到了贷款。“说实话,真没想到。正准备找银行了解贷款政策,银行工作人员就主动上门服务了。”他说。

  围绕推进绿色金融数字化改革,我市迭代升级“绿贷通”银企融资对接平台,通过融资需求智能感知,自动将企业信息推送至金融机构,实现由“企业找银行”向“银行主动服务企业”变革,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畅通融资渠道的同时,实施重大项目绿色贷款贴息。持续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服务降费扩面,所有企业担保费率下调20%,平均担保费率保持在1%以下,对亩均效益A类和深绿型企业担保费应免尽免。截至3月末,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在保余额58.64亿元,同比增长64.86%。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专题
我市畅通融资为项目“输血供氧”
联合赤道第二总部进湖州
“港交所吴兴服务周”开展
绿色金融精准赋能生物多样性保护
防非处非业务培训会举行
礼迎亚运
金融活水 汇入美丽航道
南浔金融为文旅“铸魂健骨”
双拥共建 强化军银交流
上门服务 为老人解忧愁
轻信微信好友 一万多元差点打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