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现共同富裕彰显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

  朱 於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更高阶段发展的集中体现。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共产党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取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也将共同富裕这一历史期盼转变成主动可为的时代使命。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主动有为、主动担当、主动创造、主动自强的职责使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高度的历史自觉、强烈的历史担当、杰出的历史创造和充分的历史自信。

  实现共同富裕彰显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自觉。在党的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正确把握历史规律的端正态度,以高度的历史自觉主动研判国际国内大局,在变幻莫测和错综复杂的历史形势中把握了正确历史方位,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一条利于国计民生的康庄大道。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层面扩中提低的问题,更是事关我们党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消灭绝对贫困为己任,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壮举。在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前往全国各地深入研究引发贫困的深层内因,涌现出一大批以中共党员为代表的扶贫干部和志愿人士。他们为开展扶贫工作解决脱贫攻坚难题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并将自觉有为精神转化为令人民群众满意的完美答卷。实现共同富裕不再是中国人民遥不可及的远景目标,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可以干出来的真业实绩。中国共产党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中深刻领会到中国发展的前景和方向,以自觉有为的精神正式迈向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实现共同富裕彰显中国共产党强烈的历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回溯历史,近代以来内忧外患的社会政治局面让人民群众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自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就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扛在肩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坚定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信念,发扬推广共享发展理念,建立健全贫困治理和共享发展的政策体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历史担当。实现共同富裕不是朝夕之功,而是举全国之力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信“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刻期盼,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主动承揽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责任,生动演绎了“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历史担当。

  实现共同富裕彰显中国共产党杰出的历史创造。共同富裕不是简单的舶来品,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社会实践家为了建立没有剥削压迫和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作出了许多设想和实践,但多数未能摆脱自身历史局限性,最终走向了失败。尽管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也曾遇到过艰难坎坷,但仍然积累下了宝贵的经验,在历史洪流中掌握了主动性,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功绩。人民是历史的选择者和创造者,伟大的历史创造必然最符合本国国情和社情民意。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的选择,始终坚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端正态度,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摒弃急于求成的不良心态,逐渐掌握摆脱贫困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一般规律,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指标,也必将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出崭新的文明形态。

  实现共同富裕彰显中国共产党充分的历史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放眼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没有哪一种政治力量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深刻地、历史性地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积蓄了深厚的历史自信,并在历史实践和奋斗中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道路自信上,中国共产党以充分的历史自信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和两极分化的现代化方案,选择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理论自信上,中国共产党坚定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用实际行动推动人类减贫事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新飞跃。在制度自信上,中国共产党擅长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坚定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优势,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在文化自信上,中国共产党根植中华传统文化,以“天下大同”“利民兴邦”的文化理念推进共同富裕,为我国建设现代化国家提供了价值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坚定的历史自信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发扬自信有为、主动有为的历史主动精神推动共同富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新的历史伟绩。

  (作者单位系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思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做活“金融生态” 助力营商环境 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
实现共同富裕彰显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
着力打造个人信息保护多元共治新格局
强化基层系统集成改革保障
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