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和中医的二三事

  ○ 储吟

  母亲年幼时就体弱多病,成家后几年未育,后来看中医吃了多付中药才有了我们兄妹。致使她奉中医为神药,家里常常有股中药味。那时她有本中草药的书常放在床头柜上,图文并茂,我懵懂年纪喜欢翻看书里的那些植物的图片,认识了萱草(黄花菜),银杏果,菖蒲,香附子……她还经常做药膳,炖本鸡汤里放黄芪当归党参,排骨汤里放铁棍山药和薏米芡实……那时她做单位工会负责人的时候,经常处理疑难杂事人事,回来总要喝一小盅杜仲皮状元红酒泡的药酒。我后来笑她“久病成良医嘛”,她也蛮得意:“身体是自己的,自己爱惜”;我后来在一个中医师那里也听到了这句话。

  年轻的我在绸厂做挡车工,因为“三班倒”,饮食和睡眠都不规律了,自己却还仗着年轻忽略健康,有时夜班下班了还会和同伴们出去爬山去逛街玩,饮食饥一顿饱一顿的,直到有一天胃部难受极了没有了胃口,也不敢告诉父母。想起母亲吃的中药,自己就偷偷去了南街上的中医院。服务台上的小护士热情地按我的情况告诉我挂内科。忐忑地走上二楼的内科,进门看见里面有两个穿藏蓝大褂的大夫,我选择就近在最前面的医生前坐了下来。是个中年男子,面目清朗和蔼,我言语了一声“我胃不舒服”,就把右手放上桌上的小枕头上。他开始搭脉,大概有一分多钟,然后对我说换个手,把完脉,让我张嘴伸舌,然后又仔细看了看我的脸色,开口道:“年轻轻的,胃不好了就会影响生活的哦——”“没事,先吃几副药调理一下吧。有效果的话再来转方。”他还嘱咐不能吃不容易消化的东西,像年糕粽子之类,也不要吃冷的东西。

  全副汤药吃了,果然胃酸等难受的现象好多了,又去中医院了找那个医生转了药方,特意看了下药方下的签名:徐兆雄,我记住了这个名字。

  而另一个人称“小先生”的邵扶倾医师,以儿科出名,更让我惊叹不已。

  女儿幼时有段时间,时常有点腹泻,我们带了她去中医院挂了儿科。待近诊室发现人好多,走廊上都坐了不少,大都带着大小不一的孩子。找到门口的位置,静待叫号了。不一会,一对年轻夫妻急急进来,抱着裹得严严实实的小被子的男子开口“小先生,我儿子发高烧能不能先看看——”只见“小先生”从桌子旁快速冲向他们,一把掀开小被子扔了:“小孩子发热还要捂,要捂出大事体了!”他快人快语,对着小夫妻:“本来发热要散热才对,你看看孩子脸色那么红,要烧坏脑子了”,“你们是不是想多生几个?这样的话多生几个也没用!”满室一阵笑声。男人尴尬地说“他奶奶说要捂出汗就好了,可一直不出汗——”“不懂还乱弄,乱弄要出大事体(问题)的”,我这才注意到这个湖城蛮有名气的“小先生”个子不高,圆脸,肢体语言丰富,说话有意思的。

  “大家没意见吧,这个小把戏要赶紧看的,大家好人有好报的哦——”又是一阵笑声响起。“医者仁心”,是这个小先生妥妥的写照了。

  吃了他开的药我女儿的腹泻也就好了。我也至此笃信了中医。

  母亲后来说起那些年她看过病的老中医会如数家珍般:姜琦,蒋明权,朱承汉,胡士彦, 许伯夫,邵扶倾……有的药头重,有的脾气好本事好,有的脾气差本事好,有的开的药比较贵但一剂见效。

  中医院在南街那里已很多年了,每每经过,总有温暖的感觉。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是一句形容医者的话。就中医来说,预防、“治未病”、养身养心,应该是整体文化的一部分。

  小时候,我有个总穿着各种老式对襟衫的姨奶奶,头发用发油梳成光滑发髻,容貌白皙清丽,但她却时常去挖各种药草熬药汤。有年春天里去她那儿,她正在洗药草,她告诉我这是蒲公英那是观音草也叫车前草。我小手抓起一棵蒲公英,看见其绿色的叶子中间,都有一根细长的正在绽放的黄花或花骨朵,“好美丽啊”,我开心地说。她洗净药草,就放些红枣一起煮汤。我问她好吃吗?她倒了些在一个小碗里,笑咪咪地说,你吃吃看。我喝了一口,赶紧扭头吐出来,“呀,好苦”!她笑眯眯地拿起自己的碗一饮而尽。多年后,想起那天她药汤喝下的样子,已不震撼,因为自己也喝过苦药已知病不可怕,怕的是无药可解吧。多少次,我在药汤里,看见人世间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的疲惫,看见父母对子女的奔波操心还有彼此之间的摩擦,看见生存之累里还有对生活的期盼,以及,对衰老病死的不懈抗争。

  有段时间,我曾去杭州学美容。那些穴位经络的神奇,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就时常去翻阅一些中医书籍。开始只是作为谋生掌握技艺,没想到,日积月累的理论知识加实践,使我由此建立起了日常生活的健康养生概念。比如: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明白了生老病死人的自然属性,明白了养生不仅仅是养身体还应该“养心”。懂得了《黄帝内经》所说的“上医治未病”。

  我们要学会修补自己的身体,更要安抚好自己的心。要明白自己可以是自己的某个医生,自己的某种药。那些给你生命带来阳光和善意的人,提醒你甚至疼痛你的人,也是一种药,助力你人生旅程,开解你些许迷茫,疗愈你伤痛的心。

  就如此下,母亲打电话来,让我再买个药罐子给她熬药。我停顿了下,说这已经是第N个了吧?当提议换个电药罐被她否定了N次、她数次强调“灶头(明火)上烧出来的东西才是好的”后,我闭嘴了,那就烧坏一个给她换一个呗。

  果然她今年已是耄耋之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广告
   第05版:专版
   第06版:专题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乡间捕鱼
和中医的二三事
竞发(国画)
菠萝,菠萝
一只刻字碗
西施醉入吴
静观(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