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项飞 摄影报道
每天一大早,湖州市中心医院门诊大厅,患者和家属们脚步匆忙,寻医问诊。从楼层高处俯瞰,大厅中央的一架白色克拉克钢琴镶嵌在灰白两色地面,就像一幅素净的油画。
有人在这架钢琴旁驻足,拿出报告单看上一眼后又匆匆走开;疲倦的老人在琴台附近的椅子上休息,等待取药的子女;患病的儿童听到大人按下琴键,不再哭泣,似是止痛良药。
9点半,钱安娜准时来到医院,在志愿者休息室套上一件工作背心后,走向琴台。旋律响起,在就诊高峰期,若隐若现的琴声,伴随着人们急切的心情传进各个候诊室。钱安娜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演出场景。琴台上,她目不旁视,沉浸在自己的演奏中;琴台旁,有坐着轮椅经过的病人,有奔跑着冲进医院的家属,还会出现一群医护人员推着重症病人前往手术室。
很多时候,这处琴台就像一个不搭的场景,缺少了应有的背景氛围,也没有专业的听众,表演者就像一个孤独的钢琴师,成为那幅油画中的点缀。
渐渐地,周围热闹起来了。一位家长带着孩子走近琴台,小女孩身着花裙伴着琴声开始起舞;另一位带着孩子的家长也停了下来,看着钱安娜和表演的小女孩;还有一对年轻的夫妇,举着吊瓶从输液室来到琴台;二楼的走廊,一位老人靠在轮椅里,安静地聆听楼下的演出。三楼,也有很多人探出了头,看着楼下的演奏者和听众……钱安娜的表演依旧,围拢的观众以及在等待中追寻琴音的患者,让琴台成为医院的焦点,许多人拿出手机,记录下看到的这幕温暖。
钱安娜是一家琴行的钢琴老师。每周五天,她和琴行的小伙伴会轮流来到这家医院做公益表演,从2021年开始至今,已经持续了2年。钱安娜在这个琴台收获了很多感动:“如果说平常在琴行练琴是个人对音乐的探索和乐趣,那么在医院里,获得过往患者投来的认可目光,则让我觉得是帮助到了别人,十分满足。”
钱安娜说,音乐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一个真实演奏者的表演,是会营造一种处境,对聆听者来说是一种情感支持。在医院这个特殊场合,有时候,语言上的安慰显得微不足道,但音乐的共鸣则可直达患者和家属的心灵,以缓解其焦虑甚至绝望的情绪。这个不起眼的琴台,就像医生一样,有着直抵人心的治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