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见》市民观察团走进长合区一起“四季看变化”

绿色智造 美好生活

本版摄影 王洁涵
报道视频截图
艾米尼
费雪寅
赵新荣
朱健
覃妤
盛英英

  记者  张璐  实习生  谢雅晴  唐昱葭

  “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工作部署中,按照“春看谋划、夏看热潮、秋看攻坚、冬看蝶变”的要求,各区县积极谋划标志性点位“四季看变化”工作。

  7月11日,夏日炎炎,我们邀请了《看见》市民观察团的11名观察员一起参加“看见行”活动,这次我们走进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以下简称“长合区”),看看这里的热潮有多“热”……

  新闻回放

  今年,市委谋划推出“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区县标志性点位“四季看变化”工作,为全方位展现这些标志性点位的推进力度、速度、进度,湖州新闻联播、湖州日报和南太湖号从3月16日起,在每个季度最后一个月的月中同步推出区县“四季看变化”蹲点报道系列,助推这项工作争取更大突破的同时,也让更多老百姓在“四季看变化”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

  6月 29日,湖州新闻联播来自蹲点一线的报道《长合区:内外发力 链上“升温”》,讲述了长合区作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平台,自成立之初就将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和高端装备制造确定为两大主导产业。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区域内新能源企业通过引进新设备,研发新技术,增添新动能,朋友圈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升温。

  现场探访

  长合区南华山平台:筑巢引凤

  “咱们这的建设周期是多久啊?这些引入的项目都是哪方面的?”“这些大项目落成之后,估计能带动不少就业吧?”来到当天的第一个点位——长合区南华山平台,虽然还是一个在建工地,我们的观察员们在听完介绍后就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2年左右的建设期,目前已经落户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3个,包括利羿精密、创世纪、鸣海能源,总投20亿元以上项目也是3个,兴发铝业、久茂科技和宝锦科技,总投10亿元以上项目是上海阀门,其中利羿精密和兴发铝业都已经在建,我们现在预估可以带动1万人的就业……”现场为大家介绍的是长合区建设发展局副局长姚斌,目前,南华山平台235国道东区块已完成新丰三号地块场平及挡墙建设,235国道西区块50号、55号地块场平已完成50%,府前路西延、南华山路西延、显圣路完成开工。

  姚斌说,长合区全称是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是长三角产业合作区先行启动区的一部分,地处杭宁生态经济带和G60科创走廊十字交汇点,核心区为86.9平方公里。“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启动区24.3平方公里建设。

  到2025年,基本建成以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的先进制造基地,成为“长三角绿色智造中心”;创新城市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高品质小城市;联动“一地四县”探索省级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形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样本。

  “感觉这里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或许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回家发展。”观察员刘冲表示,这两年经常会听到“长合区”这个名词,知道这里主打的就是“建设长三角绿色智造新高地”,不过听说和看见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眼前的工地更像是在筑巢引凤,未来可期。

  “刚看展板上标示的,仅南华山平台总面积就有约4.2平方公里,已经落户的这些企业都是高精密仪器和新能源企业,工地上钢结构搭建也已经开始,和这炎炎夏日一样,大家都在热火朝天地赶工。”观察员张洁萍认为,这些大项目如果都能顺利落地投产,必然会推动产业的发展,进而拉动当地经济的高增长,最终造福的还是周边百姓。

  浙江正轩精密零部件有限公司:逐日追风

  此行的第二个点位是浙江正轩精密零部件有限公司,这里已经开始了有序的试生产。

  来到他们的加工车间,观察员们比较好奇的是,这些正在生产的精密零部件到底有什么特别?

  “我们主要从事机床精密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产品包括了铸造、精密零部件、钣金件和数控系统。”浙江正轩精密零部件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宋周宏介绍,公司去年12月主体建成,今年4月设备开始安装。全部投产后可以实现年产15000台套数控机床精密零部件生产能力,预计年销售收入20亿元,税收9000万元,利润18000万元。

  “除了我们的技术团队是从总公司带过来的,其他员工都是在本地招聘,通过员工培训基本都可以快速上手。”宋周宏表示,他们总公司在深圳,来到长合区也是看重了这里的营商环境好。他们项目总投资24亿元,固定投资 12亿元,原来的谷瑞福地块198亩通过“腾笼换鸟”二次利用,把资金用到更有需要的研发和技术上。

  “刚才跟一个工人聊了几句,能力强的一个月就能上岗,待遇也不错,现在这些机械化的高精尖产业,更需要员工的机械操作能力。”观察员徐俊君谈到,疫情对很多企业带来了重创,同样也影响了就业市场,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因为没有发挥的空间,一窝蜂地考编,即便和专业并不对口。“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高新智造企业来到湖州,对于我们引才留才都会有很大的助力,还有一些高职院校的技能型人才,也有了更多用武之地。”

  “确实,随着现在这些大项目的落地,企业的用工需求越来越大,各方面的人才都需要,不光是本地的,我们还要招引外地的。”姚斌也在现场,他表示,目前他们正在筹建一个实训基地,让湖州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直接来这些企业实习,双方满意的话,学生毕业即就业。

  长合区全域有机更新区块:腾笼换鸟

  在长合区全域有机更新区块的点位——浙江长兴恒隆重工机械有限公司门口,长合区经济发展局产业发展科科长袁龙为观察员一行介绍了他们是如何通过“五色法”分类标准来实现全域有机更新工作开展的情况。

  “那这些关停淘汰的企业是怎么选定的呢?”观察员陈菁华听完介绍后,对这个问题特别感兴趣。她说,对于企业来说,有机更新能更好地促进他们发展壮大,但是这个标准怎么定?是否科学合理很重要。

  “刚刚提到的五色法就是基于我们和省里合作的评分系统,从企业产值能力、环保情况、专业程度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在不同的分值区间,会有不同的安排。”袁龙介绍,比如所在的点位,浙江长兴恒隆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就属于关停淘汰的企业,目前处于等待项目招引状态。它原来是一个年产量2万吨的专业铸造及机械加工企业,从环保、产值等综合情况来看,关停是更好的选择。

  到目前为止,区域内实施有机更新的企业有57家,其中有9家企业要培大育强,34家企业需要规范提升,还有18家企业将关停淘汰,目前都在有序推进中。

  “刚才介绍说,从年初到6月底,这些不达标的企业关停后,共计腾出土地564亩,这样又可以引进更多优质的项目落户了。”观察员程兆麟提到,整体看下来,长合区的发展既有强化顶层设计,也留足了发展空间,不过如何做好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文章还有待提升。

  看见有感

  艾米尼:

  我是来自新疆的“新湖州人”,2012年来湖州看哥哥之后,就把一家人都迁了过来。我平时经常会出去走走看看,今天看了这些高精密零部件企业和未来即将落地的产业,我觉得自己来湖州来对了,这几年,湖州的变化真是日新月异,吸引我们的不只是这里的绿水青山,还有城市的发展迅速,在这里就业、生活都很方便。

  费雪寅:

  从无到有,荒坡变热土;以商引商,产业成集群;腾笼换鸟,亩产论英雄。听着他们介绍,我们看到了政府部门正以“店小二”的饱满热情,为长合区产业发展提升做好服务。希望在持之以恒抓经济的同时,加强周边村民的专业技术培训,为企业输送更多熟练合格的产业工人,带动乡村共富、民生发展。

  赵新荣:

  长合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招大好高项目落地,并积极搞好全程服务,堪称“湖州速度、湖州精神”。建议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优质项目落户,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湖州发展创业,全面提升湖州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效能。

  朱健:

  经济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因为那是事关我们所有人的问题。希望企业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时,真正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也希望部分有机更新的企业把握转型机会,实现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覃妤:

  看到这么多项目落地,又关停淘汰了一批落后的产能企业,我想到的是这些老员工如何安排?相信很多企业需要高新技术人才的同时,也会需要一些普通的员工,那这些老员工是不是可以考虑就地培训,既节约了企业的恢复生产时间,也让人尽其用。

  盛英英:

  这里很好地解决了落后产能和资源闲置的问题,像是正轩的车间就是将原有的废旧厂房重新盘活,建设成工业化、现代化的新厂房,腾笼换鸟换来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获得了更多投资商的关注,为招商引资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可能。

  专家点评

  锚定目标  乘势而为

  卢艳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长合区聚焦绿色智造,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打造长三角绿色智造新高地标志性点位,目标既定,“怎么做”尤为关键。

  首先,抓实人才队伍建设,打造“绿色+智造”发展之核。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长合区要推动绿色智造深入发展,必须通过培养和引进并举的方式,建立“引培留用”新机制,吸引更多绿色智造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培育更多绿色智造精尖人才,切实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为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链的融合奠定基础。

  其次,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激发“绿色+智造”发展之基。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必须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不论是在技术更新、产品改良上、还是服务创新上,都要形成自己的核心品牌和核心战略。长合区以打造“真正的绿色智造基地”为目标,那么在选择引进项目时更要严格把关,有机更新,对企业有更高要求。

  最后,加强企业协作联动,聚焦“绿色+智造”发展之需。长合区在联动“一地四县”探索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新机制的同时,应该全力打造长合区绿色智造共同体,秉持优势共享、合作共赢原则,促进企业多方面、多层次、多领域的深度战略合作,激发乘数效应,共担打造长三角绿色智造新高地标志性点位社会责任,共促“绿色+智造”高质量发展,打造区域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作者系湖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绿色金融学院)教师、博士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看见》市民观察团走进长合区一起“四季看变化”~~~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实干争先 奋斗有我
   第05版:专题
   第06版:深度
   第08版:实干争先 奋斗有我
绿色智造 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