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强则经济强,金融活则发展活。自去年“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开展以来,吴兴农商银行紧紧围绕省市农商银行系统年度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助力共富年”活动,聚焦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推进“六个一”重点工作,凝心聚力、实干争先,蝉联全省“开门红”劳动竞赛一等奖。
今年上半年,各项存款余额509亿元,较年初新增97亿元,新增存款排名市辖区金融机构首位;各项贷款余额342亿元,较年初新增47亿元。存贷款市场份额实现双升。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现在是水产养殖管理的关键时期,我正为买饲料的资金缺口发愁,吴兴农商银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提供信贷服务,真是咱农民的贴心人。”作为织里创盈家庭农场负责人,郑步华在收到80万元的“农担通”贷款后,难掩心中的喜悦。自从“农担通”贷款于去年8月上线以来,在吴兴,像郑步华一样体验“农担通”的农户还有100余户,该行有效化解了“三农”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增加。吴兴农商银行把提升服务乡村振兴质效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要内容,推动产品创新,不断延伸农村市场服务半径,建立健全服务乡村振兴体制机制,于田间地头精准对接农户的产业发展需求,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筑牢根基。
“农业贷款小额分散、成本高、效益低,易受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的影响,而且农业主体缺少纳税、流水等信息,信息不对称、风险难识别,此外,农户缺少银行认可的有效抵押担保物,难以满足银行风险控制要求。”吴兴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说。
为积极化解“三农”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更好地发挥好财政资金牵引作用,充分发挥“金融放大器”和“担保稳定器”功能,吴兴区供销社、区财政局、吴兴农商银行协同创新“农担通”贷款产品,推动金融资金进乡村。
“农担通”贷款是向从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农户、种养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其他涉农经营项目主体以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主体发放的,由吴兴区供销社下属吴兴两山联合社成立的省农担吴兴办事处,联合吴兴农商银行以1∶20放大授信共同为区内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此外,吴兴农商银行深化与农发行、强村富民集团的合作,积极融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今年上半年,信贷支持村级集体经济65户、金额6.1亿元。同时,支持“地瓜经济”等新业态,制定下发《关于做好楼宇经济和乡贤客群走访工作指导意见》,开展集中授信等试点工作,探索城区普惠拓展新模式。
破解“小个”主体融资难题
“不用抵押,不需担保,30万元贷款的办理,我从提交申请到贷款到账,仅15分钟,而且利率很优惠,一下子就解决了餐厅的资金难题。”今年3月,湖城某餐厅经营出现资金缺口,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吴兴区市场监管局和吴兴农商银行创新推出的“小个贷”及时为他提供了帮助。
2022年以来,以吴兴区获批全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破难试点地区为契机,吴兴农商银行与吴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创新开发了“小个贷”应用,并构建了一站式、全链条、全周期的线上融资服务,手续便捷,使用灵活,利率较低,“一站式”线上融资服务有效破解了“小个”主体融资难题。
“针对‘小个’主体融资路径窄、缺少抵押物、成本高等问题,‘小个贷’采用信用免担保方式,根据信用评分实行分档利率,让信用评分高的客户享受优惠利率,给经营主体提供正向激励。”据吴兴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小个贷”将本地惠企政策纳入已运行的模型中,自动为客户匹配可享受的金融惠企政策,随贷随享。企业在申请贷款时,系统会根据企业类型自动匹配产业优惠利率、信贷风险补偿等政银集成优惠政策,相比其他企业,白名单内企业利息可降至3.7%,授信额度最高可达1000万元。
“小个贷”重塑了业务流程,实现了贷款从“线下跑”到“线上一键秒贷”的转变。“小个”主体只要登录“小个贷”应用,即可根据自己的信用得分和预授信额度向入驻系统的金融机构发出贷款需求,由金融机构在线审批放款,最快15分钟即可实现“一键获贷”。统计显示,自“小个贷”上线“浙里办”平台以来,吴兴区已有超10万“小个”主体入库,引导小个主体申请银行信贷4081笔,累计授信金额28.51亿元,放款总额15.53亿元,有效破解了“小个”主体融资难题。
据了解,2022年,吴兴农商银行紧扣“三聚三保三落实”助企纾困稳进提质攻坚行动决策部署,聚焦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普惠领域信贷需求,通过对新增普惠贷款实行千分之二的专项奖励、百分之三的不良容忍度,着力深化吴兴快贷机制等举措。
今年以来,吴兴农商银行坚持“支农支小支实”的市场定位不动摇,以普惠金融、小微金融、绿色金融建设为主线,聚焦推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数字化改革、融资畅通工程等重点工作,以金融为纽带,全力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一年来,吴兴农商银行持续服务实体经济,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为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助力,以专业、高效、灵活的金融服务赢得赞誉。
在提升小微金融服务上,加强普惠领域支持,加大对普惠小微贷款的目标配额和专项考核力度,今年上半年,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219.26亿元,比年初新增32.69亿元。构建综合服务体系,加强“浙企智管”产品推广,推进存贷联动、公私联动、本外币联动等一体化服务,提升企业黏性和贡献率;深化融资担保合作,根据全省政银担业务模式首批试点区域建设要求,率先推出科技企业增信产品“政保共担贷”,截至目前,发放“政保共担贷”16户、金额1.05亿元。
同时,吴兴农商银行聚焦零售转型,夯实普惠金融根基。创新业务营销策略,以闭环管理提升客群经营能力,聚焦建立的“8张小微清单”和“6张零售清单”,以及数据分析形成的“提额清单、流失清单、首贷清单”等目标走访清单,截至目前入库清单小微企业支持率超过20%;打造多功能丰收驿站,将金融服务融入基层村社治理,截至6月末,建设丰收驿站共126家,其中,标准型丰收驿站85家,覆盖13个乡镇街道和187个行政村,成为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载体、新模式;推进网点转型升级,今年上半年新增公积金延伸网点6家,建设首个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体验中心;聚焦第八轮安全评估,制定并启动网点达标三年规划,按照一个一级支行服务一个乡镇(街道),调整部分网点管理层级,推动网点资源的集约利用和竞争力的提升。
展望
金融活水涌,经济活力足。展望未来,吴兴农商银行整装待发。
夯实基础,推进普惠金融建设。全方位建设普惠金融示范区,进一步细化举措、细化目标、细化考核,确保全面完成目标。深化丰收驿站建设,加强与市场监管、社保等部门以及村(社区)的合作,推进“放心驿站”“民生驿站”“红色驿站”等特色化驿站建设,丰富服务内涵,提升驿站产能。
精准对接,加大小微信贷投放。深入开展“助共富、惠万企”专项行动,围绕“2+8”平台、招商引资、拟上市公司、科技型企业,以供应链贷款、绿色招商贷、温银平台等业务产品为抓手,找准金融服务切入点,提高信贷有效投放。
创新驱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深化零售业务“6+3”管理模式,抓好机制建设和业务闭环,推动零售业务高质量转型。探索打造新市民专营贷款机构,依托微贷业务服务优势,打通对商会、协会等新市民集聚体的服务途径。加大对农村电商、青创农场等新型业态的金融支持。深化金融场景生态建设,加快数字门牌业务应用和数字人民币支付场景建设,推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文/俞黎新
本版图片由吴兴农商银行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