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余村乡音小馆
主理人黄斌
人物名片:
黄斌,男,1986年1月出生,安吉章村人。2022年,他作为“余村全球合伙人”带项目进村,以“音乐”为桥梁,传递乡村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忘掉白天工作的疲惫,年轻人喜欢来听听音乐、小酌一杯。这是我的主场——余村刚开业不久的乡音小馆。乡音是余村第一个小酒馆,我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农村的夜“亮”起来、“闹”起来。
我原本从事平面设计,与朋友一起合伙开了广告公司,几年前业务做到余村,我常驻这儿帮助村里运营大草坪以及承接一些乡村活动。这些年,我见证了余村的变化,环境变美、业态变多、游客暴增,许多年轻人扎堆回乡创业就业,整个村子生机勃勃。我坐不住了。
去年,我逮到了好机会,作为“余村全球合伙人”带项目进村“谋生”。小馆这块地原本是村里的垃圾站,靠近路边,影响村容村貌,村里想动它很久了。我个人非常喜欢音乐,也有许多行业里的资源,再结合余村业态实际,我就想,为什么不在乡村开一个音乐性的小酒馆呢?
这一想法跟村书记不谋而合,与村合伙、营收分成。得到支持、说干就干。村里出场地、出房子,我投资找了上海交大的设计团队“量身定制”乡音小馆,又招募人员紧急培训,我还拉起了自己的音乐团队,成为了乡土原创音乐“合伙人”。48天后,小馆正式对外营业。
西餐、美酒、音乐,这些元素碰撞在乡村的夜,每到周末场场爆满,乡音小馆开业不足两月,营收超20万元。我们能量虽小,但也愿意回馈乡间。眼下正值暑期,我们的音乐团队向余村捐献了100课时的音乐课程,吉他、非洲鼓等各类课程在余村乡里中心和乡音小馆逐一开课,看到孩子们的笑容,我们觉得一切都值了。
现在我的小馆不仅是外地游客争相打卡的对象,也是本地众多“余村全球合伙人”晚上聚会的首选。
8月中旬,余村第一首乡土音乐的小样已完成。当下,许多“余村全球合伙人”正不断在小馆“碰头”,大家逐字逐句推敲,想把我们在余村创业的故事浓缩提炼,编成这首歌的歌词。我和团队成员也达成共识,长期活跃在乡村,每年要拿出至少一首完整的原创乡土乐曲,让乡音传唱于乡间。
在余村,工作和生活的边界不太明显,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怎么干事业、怎么享受人生。从2010年起,我就专注露营生活,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露营合伙人”“房车合伙人”……我期待着自己更多“合伙人”的身份。
(记者 俞莹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