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艳琦
本报讯 市人民检察院日前召开全市生态检察工作会议,通报生态检察工作情况,并与相关部门签署《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领域协同共治战略协议》,表彰了优秀“益心为公”志愿者,并为新一届“益心为公”志愿者颁发聘书。
据介绍,2021年以来,我市在全省率先实行生态检察集中办理工作模式,将涉及生态检察职能统一由一个部门行使,形成了上下一体、指挥有力的办案机制。同时通过“刑事+公益”同步履职,“办案+调研”“办案+治理”融合,将生态检察一体化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生态治理的效能提升。打造了“绿水青山检察蓝”“河长+检察长”“森林检察官”等一系列具有湖州特色的工作品牌和机制成果,积极推动人大立法并落地见效,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劲的法治动能。
两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办理生态类案件662件,向违法行为人索赔生态环境损害赔偿1025.412万元,督促关停和整治污染企业27家、清理固废、危废等77万余吨,督促修复被毁林地1300余亩,增殖放流鱼苗1012 万余尾,助推生态环境资源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