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学在即,这些疾病需当心

  记者  孙琳  通讯员  沈伟华

  本报讯  暑假即将结束,开学在即。记者日前采访了吴兴区妙西镇卫生院副主任医师沈伟华。他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学生集中返校,易感人群短时间大量聚集,易造成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且秋季天气转凉,气温反复,学生抵抗力差。再加上部分学生不适应新环境、新节奏,故开学后的一至两周是校园内出现各种流行性传染病的高风险期。

  那么,开学后孩子应该注意防范哪些疾病呢?

  一是流感。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秋冬尤为常见。它表现为高热、乏力、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要预防流感,首先需要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孩子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可以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并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家中要定期开窗通风,做好通风与环境消毒等工作。

  二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高发在秋冬季节,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童。它属于自限性疾病,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平时注意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孩子们要养成勤洗手、保持饮食卫生等健康生活习惯。

  三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一系列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

  对学龄前儿童而言,接种手足口病疫苗是预防EV71型重症手足口病的有效方法,但由于引起该病的病毒多样,疫苗并不能完全预防,注重个人卫生才是预防的关键。

  四是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表现为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这种传染病与手足口病预防方法类似,勤洗手是最主要的预防方法。

  沈医生提醒所有家长:除了做好预防措施,家长们还需帮助孩子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讲究卫生,开展体育运动以强健的体魄来抵御疾病的侵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版
   第05版:视野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时评
柯坪援疆人才“传帮带”工作室成立
“老娘舅”专管鸡毛蒜皮
开学在即,这些疾病需当心
磨练意志
德清打造“灵光的公积金”
登革热流行季,疾控中心提醒做好预防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