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进一步打响湖州历史名人品牌对策研究

  市文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大力发掘历史名人丰富多元的现代价值,全面打造历史名人品牌,对于推动地方文化旅游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市文联聚焦如何充分发掘和发扬本土历史名人文化价值,做强历史名人品牌,提升名人效应,全面助推人文新湖州建设开展了研究。

  一、湖州历史名人品牌打造的具体实践

  梳理归类,初步理清湖州历史名人脉络。经梳理,自汉代到清朝,湖州留名正史者有285人之多。以书画出名的有赵孟頫、吴昌硕、王蒙等,以诗文著称的有孟郊、皎然、钱起、沈尹默等。此外还有小说戏曲家凌濛初、臧懋循,茶学家陆羽,经学家胡渭、俞樾,藏书家陆心源等。在政界、商界、科技界也涌现了很多风云人物。

  设立奖项,增强历史名人光环效应。近年来,市文联作为主办单位或承办单位,组织了以湖州历史名人冠名的各类奖项的活动策划、组织实施等工作。如徐迟报告文学奖、“赵孟頫杯”全国书法篆刻展、“浙里昌硕”首届书法作品展、“沈尹默奖”湖州市青少年书法篆刻大赛、“管道昇奖”湖州市女子书法篆刻展、德清县文学艺术“孟郊奖”、长兴县文学艺术“臧懋循奖”等。

  举办活动,充分发挥历史名人赛事节庆影响。湖笔文化节已举办11届,本届组织开展了“松雪归来——赵孟頫书法碑拓全国巡回展”“赵孟頫艺术人生·湖笔与中国书画艺术”专题研讨会等系列活动,反响热烈。为纪念沈尹默诞辰140周年,以活动周形式举行了座谈研讨、名家采风、朗诵鉴赏、专题讲座等主题活动,吸引全国名家齐聚湖州。孟郊游子文化节至今举办12届,已成为能够辐射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乡愁盛宴。

  二、打响湖州历史名人品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湖州历史名人资源一直未得到深度研究开发。一是深入挖掘历史名人资源不够。长期以来,湖州对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应用性开发不够重视,深入挖掘本人及其作品当代价值元素比较少,迎合现代信息化社会需求的创新挖掘则更少。二是没有建立完整的历史名人品牌识别系统。缺少从全市层面整合名人资源,彰显文化核心价值的形象识别系统。三是历史名人的矩阵效应还未形成。目前除了赵孟頫、吴昌硕、陆羽、孟郊、沈尹默等少数名人受到重点研究和开发外,其他历史名人颇受冷落。

  湖州历史名人品牌运作没有形成长期集群效应。一是各区县缺乏全市“一盘棋”思想。区县历史名人资源也非常丰富,比如德清有赵孟頫,安吉有吴昌硕,长兴有臧懋循,南浔有徐迟,吴兴有沈尹默,但在开发上缺乏长远规划。二是历史名人节庆和奖项活动未能持久开展。比如,“赵孟頫奖”全国书画大赛只举办了两届,安吉县吴昌硕国际艺术奖只举办了一届,无法形成持久影响力。三是湖州历史名人资源立体化开发利用欠缺。没有对重要历史名人进行整体包装,全方位开发现代价值,形成品牌效应。

  湖州历史名人资源开发与文旅产业发展结合度不高。一是与历史名人品牌有关的“拳头”产品没有出现。未形成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文化产业形态,如具有市场价值的影视艺术、舞台艺术精品很少。二是以历史名人为目的地的旅游新业态没有真正形成。未形成一批历史名人旅游的黄金路线,缺少可感知可互动的文旅产品,历史名人故居、纪念馆未形成集群效应。

  三、打响湖州历史名人品牌对策建议

  坚持突出重点,全面实施“8+N”历史名人品牌化战略。一是实施历史文化名人研究工程。重点研究赵孟頫、吴昌硕、陆羽、胡瑗、孟郊、沈家本、徐迟、沈尹默8位历史名人,通过 2—3 年呈现“三个一”成果,即为每位名人撰写一部文学传记、举办一次名人高端论坛、推出一批最新学术成果。二是打造名人系列重大艺术奖项。精心打造赵孟頫艺术大奖、吴昌硕全国艺术大展、沈尹默全国青少年书法奖等,让其真正产生全国影响力。三是举办以名人命名的重大主题文化活动。持续办好湖笔文化节、陆羽茶文化节、孟郊游子文化节、“湖学”学术论坛、沈家本法学思想学术论坛等,打好组合拳。

  坚持品牌导向,努力促成历史名人价值提炼与主题符号深度化融合。一是传承弘扬湖州山水清远的人文情怀。从湖州作为“书画圣地”的文脉出发,进一步探求和突出“山水清远”对当代湖州文化的熏陶,写好“一部书画史,半部在湖州”的“下半部”。二是传承发扬湖州人崇文重教的优良风尚。重振湖州自古以来办学重才、崇文尚教的文化教育理念,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文化的浓厚氛围。三是传承弘扬“湖商”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大力弘扬“敢为人先、务实创新、义利并重、实业报国”的新湖商精神,把建设“六个新湖州”作为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坚持系统开发,全力推动历史名人资源市场化转换。一是打造历史名人城市文化地标。制定古城保护利用总体城市规划,推进城区历史文脉挖掘梳理、物化呈现、活化利用,重点打造“赵孟頫故里”“飞英胜境”“安定书院”等文化地标,整合优化衣裳街、小西街、状元街等历史文化街区。二是盘活历史名人文化产业形态。注重联动挖掘人文资源和名人文化内涵。如连片打造莲花庄、赵孟頫墓、赵孟頫艺术中心、赵孟頫纪念馆;丰富沈家本纪念馆展陈资源,修缮沈家本墓、用好沈家本历史文化园;建成“沈尹默纪念馆”中国散文诗图书馆;修缮胡瑗墓、新建胡瑗纪念馆、打造口袋纪念公园;将徐迟纪念馆与中国报告文学馆融为一体;整合提升陆羽纪念馆、孟郊纪念馆。三是培育历史名人文化旅游产业群落。结合区域发展特色,通过“名人+名景+名文化+名产”模式,开发时尚衍生品,培育和完善名人文化旅游产业群落。

  坚持与时俱进,大力强化历史名人节事传播和网络化拓展。一是举办节事活动提高名人品牌认知度。规划建设名人文化创意园,举办相关节事与庆典活动,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历史名人文化品牌的认知度。二是打造更多原创式沉浸式作品提升名人品牌美誉度。策划原创实景演出,生动展示湖州地脉、文脉和商脉。延伸开发以历史名人文化为核心的旅游、影视、演艺、餐饮等系列品牌,以匠心创作开发潜在市场。三是借力全媒体宣传矩阵扩大名人品牌知名度。学习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打造 “云游湖州”数字化历史文化场景。用好微信、微博、小红书等网络媒介,聚焦圈层、打造爆品,扩大地域、内容、人群宣传覆盖面。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公益
   第05版:视野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思学
进一步打响湖州历史名人品牌对策研究
在学思践悟中转化提升主题教育成果
基层文化治理的数字化重构探析
“农光互补”助力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