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破译明代古乐谱 复制出整套乐器

我市学者还原400年前演奏场景

  记者  汤若静

  本报讯  11月10日,身着袄衫和马面裙,头上插着一支蚕花发簪的漆明镜和乐手们错落有致地落座……一曲曲魏氏乐、一首首有关湖州的诗词,仿佛一幅幅鲜活的古代工笔画,让观众穿越时光,亲见400年前明代的音乐演奏场景。

  舞台上,两侧画面以宣纸铺底,朱砂红钩边,演唱曲目歌词配以明代湖州籍画家宋旭的《湖州十八景》,相得益彰;舞台正面,《魏氏乐谱》清晰地展示在观众面前,汉字乐谱标注让人惊艳。

  湖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授漆明镜用了15年的时间,从明朝《魏氏乐谱》中去还原这些古老的音乐,将400年前的乐谱破译了,使我们听到了失传已久的音乐,让沉寂几个世纪的古老音符在当代再次响起。

  古谱是保存中国古代音乐信息最为直接的载体,但前朝乐谱的记写手法不能为后世所理解。如何通过中国古谱还原当时的音乐,是不少古谱学学者心中的梦想。

  在上海音乐学院读硕士和博士期间,漆明镜遇上了一生敬佩的导师陈应时,走上了破译古谱的道路。自此,《魏氏乐谱》伴随她一路走到现在。在了解《魏氏乐谱》的过程中,这个明末福建海商魏之琰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她的目光。

  调研中,漆明镜跟随历史的脚步,看到了这位海商从中国到日本的种种足迹,到过魏氏家族的旧址,也曾到博物馆专门誊抄出土的《魏氏乐谱》。“魏之琰本人携乐器定居长崎,说明其爱乐;终生着明服,说明其爱国。”说起这段历史,她眼中闪闪发光。最让她惊喜的是,作为明代的学堂乐歌,漂洋过海的魏氏乐,在清末又被留日学生将个别曲目带回,其中《清平调》一曲,被收编进国内的学堂乐歌集中。

  2019年,漆明镜用现代民乐器将《魏氏乐谱》复原演出。但看着原谱上面栩栩如生的乐器图,漆明镜的心中萌发了一个梦想:把这些乐器复原,听听400年前的音乐。

  为了尽量贴近魏氏乐原本的声音,重现明代器乐的音色,漆明镜对这些明末流传到日本的乐器进行了整套复制。通过泉州南音乐器制作技艺、上海戴氏琴弦、重绘的鼓面、川派古琴大师曾成伟制作的鼓架等,最终,使这一整套明代“魏氏乐”乐器一一重现,其中包括琵琶、十四弦瑟、月琴、笙、笛、箫、筚篥、云锣、檀板、小鼓、大鼓等。

  “中国古代音乐史是一部‘无声史’,从通史到教科书都是从理论到理论,至今人们不知道中国古代音乐究竟是什么声响。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竭力接近明代音乐的真相。”漆明镜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数量全省第一~~~
我市创新养老服务人才培育路径~~~
破译明代古乐谱 复制出整套乐器~~~
~~~
~~~
《雅居乐这部电梯为何频繁停用?》后续——~~~
~~~
~~~
延伸基层治理触角 源头化解矛盾纠纷~~~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公益
   第05版:专版
   第06版:图说
   第07版:区县
   第08版:综合
文化和旅游部发文推广“湖州经验”
岗位津贴标准居全省首档
我市学者还原400年前演奏场景
市委统战部召开青年 理论学习小组专题学习会
林下经济 助农增收
故障电梯已恢复使用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十四五” 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汇报会
湖州丽水携手念好共富“山海经”
南浔实现村级“浔税驿站”全覆盖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乡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