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化绿色财政改革 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市财政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湖州财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持续发挥积极的财政职能,率先在绿色财政改革方面先行探路,努力打造绿色财政理论研究高地、实践创新高地、制度成果高地。

  以“生态补偿”促使绿色底色更浓。积极探索建立横向与纵向协调、政府与市场结合、激励与约束并举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深化全覆盖补偿机制,实施西苕溪流域和东苕溪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市内苕溪生态补偿先行,带动湖州、嘉兴跨市域生态补偿落地实践,实现湖州太湖流域重要水系生态补偿全覆盖。创新多元化补偿路径,建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补偿、湿地保护补偿、竹产业保护补偿、“以竹代塑”新材料采购补偿等多种机制。探索跨区域多元生态保护模式,签订全国首个村级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以生态效益带动集体收益。探索区域性“绿色交易”,作为全省第一批排污权交易试点,已实施三轮有偿使用和交易,累计交易额已超8.45亿元。积极探索排污权二级市场交易,在全省率先成立湖州绿色交易中心,实现绿色交易2.3亿元。

  以“绿色采购”撬动行业品质提升。充分发挥全国首批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品质提升试点经验,通过绿色采购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地方标准领跑全国,发布全国首个地方标准《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技术要求》,同步制定《湖州市绿色建筑评价导则》《湖州市绿色建筑设计评价导则》等指导文件。数字平台绿色赋能,打造湖州市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发展服务平台,集成在线批量集采、在线检测委托受理、在线开评标等特色功能,实现绿色建材集中采购“一次不用跑、片纸不用交”。多元驱动加速培育,通过完善绿色产品认证标识、扩展绿色采购主体、推进多地标准采信互认等方式,培植市场主体竞争优势,以“有为政府”促进“有效市场”。

  以“财助营商”助推企业绿色转型。创新“财助营商”惠企政策精准直达全链改革,推动形成“四个一”工作机制,牵引更多财政资金扶持企业发展。长效提供“绿色服务”,借助全国首个数智化ESG评价模型,对企业进行“绿码”赋值。打造包含全市4718项政策的集成库,形成企业数据画像,将“数据画像”与“海量政策”快速匹配,目前已向企业智能推送政策2.5万条次。高效实现“绿色兑付”,首创“承诺即兑付”,企业按规定承诺后即可先行预付,变“事后兑付”为“事中预付”;首推“认定即兑付”,以国家、省、市相关认定文件或评定结果为依据,企业无需申报即可享受政策;优化“申报即兑付”,变“定时”申报为“即时”申报,减少企业等待时间。实效评价“绿色政策”,对兑付情况、企业奖补产出等进行数据分析、智能研判,指导政策调整优化。改革入选全省首批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

  以“钱随人走”助力绿色共富先行。积极探索构建体系化、集成化的“钱随人走”制度体系。谋实一个改革方案,构建“1+N”改革框架,即1个改革实施意见,“N”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管理办法。先行两个领域试点,在基本公共卫生领域,采用标准当量值核算,使资金分配跟着服务对象走,跟着服务者工作质效走。在义务教育领域,建立钱随学籍人数走、钱随特定学生走等更为精准的转移支付机制,确保非本地户籍学生与本地户籍学生享受同等教育。优化三项配套机制,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财政保障标准动态调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财政资金直达快享等三项配套机制,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更加精准有效快捷。

  以“绿色绩效”提升发展变革质效。出台全国首个预算绩效管理市级地方标准,探索创建绿色绩效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估机制。在指标上做“加法”,设立涵盖392项指标的绿色财政绩效评价指标库,涉及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等领域,将绿色指标纳入预算项目全过程评价。在模块上做“减法”,用活用好“1+8+X”专项资金政策制度体系,将原有11个专项资金政策整合优化8个领域,实现专项资金政策规范化运行。在效应上做“乘法”,提出涵盖11类71款405项财政支出数据的“绿色财政支出”指标概念,融入湖州市“生态鼎”考核体系,引导区县不断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在调整上做“除法”,建立动态评估和退出调整制度,纳入市对市直部门综合考核,做好与财政政策挂钩、与预算资金挂钩、与考核激励挂钩的“后半篇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专题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思学
深化绿色财政改革 提升财政治理效能
坚定走好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应急管理之路
打造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品牌 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以文艺力量庚续传承千年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