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力推动新时代军属优待工作高质量发展

  巫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军人与军属是紧密联系、相互支持和依存的,军属优待工作开展的成效,直接体现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深刻影响军心士气。新的时代条件下,必须高度重视军属优待工作,推进各项工作从“有”向“优”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更好地满足军属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好地激发军人投身强军事业的热情。

  坚持摆上政治高位。拥政爱民、拥军优属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特有政治优势,是我党我军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革命战争时期,我军之所以能够以劣胜优、以弱胜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重要法宝就是“双拥”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军政军民团结是我军胜利法宝,必须坚持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巩固和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军人军属优待工作是双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军人军属优待工作是对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做好新时代军属优待工作,必须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军人军属优待工作的重要论述,对标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对标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军属优待工作的有关文件部署,全面分析梳理贯彻落实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查找存在问题,明确工作重点。特别是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要强化做好军属优待工作的政治责任,聚焦部队所急、官兵所盼、打仗所需做好各项工作,为部队官兵履行使命创造更加安心、稳定的后方环境。

  坚持做到精准施策。做好军属优待工作,必须紧盯军人军属群体,坚持分类施策、精准施策,推动优待更加暖心、服务更加便利,让军人军属获得感成色更足。要聚焦军属特点。军属姓军,是军人身份的延伸,应军人而生、随军人而变。做好军属优待工作,既要遵循抚恤优待工作的一般性原则,统筹做好相关工作,又要充分结合军属“奉献在幕后”的特点,更加体现物质上的补偿性、精神上的激励性、标准上的均衡性。要正视现实需求。进入新时代,军属的优待需求日益呈现出精细化、多样化、差异化的特点,客观上要求军属优待工作的供给侧要与需求侧应更加精准对接。从配偶视角看,既要承担家庭的重担,又要忍受内心的孤独,不仅需要物质上的补偿与支持,也需要精神上的关怀与慰藉;从父母视角看,军人“忠孝难两全”是难以调解的现实矛盾,如何通过强化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等提高其晚年生活质量是需要正视的问题;从子女视角看,对军娃的成长过程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关怀和更优的资源倾斜。要突出问题导向。当前,军属优待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既有组织领导不够科学、不够完善的问题,也有服务保障不够平衡、不够充分的问题,但从深层次看,根本原因还在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制度机制不健全、资源统筹不合理、队伍建设不过硬等。对此,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把一个个现实矛盾问题的破解,作为推动新时代军属优待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坚持凝聚军地合力。做好军属优待工作,是党、国家、军队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任何一方都不能缺席。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大力弘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优良传统,注重上下贯通、左右协同、整体联动,充分凝聚军地各方合力,释放军属优待工作的最大效能。要注重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加强党对军属优待工作的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凝聚各方、汇聚力量的重要作用,确保军属优待工作落实党的思想路线、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把党的关怀与温暖精准传送至每个军人家庭。要注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军属优待工作中,各级政府特别是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发挥着牵头主导作用,必须注重加强工作的统筹协调、聚力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政策的落地落实。要注重发挥军队的主体作用。军属优待工作对象是军属,直接影响的是军心士气。军队作为主体受益者,既要做好自身的军属工作,充分发挥部队家属委员会的功能作用;也要积极主动与地方加强沟通联系,为军属群体争取最大利益。要注重发挥社会的支撑作用。做好军属优待工作,必须充分启发群众自觉、动员社会力量,鼓励和引导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其中,作出应有贡献。

  坚持完善工作机制。一是军地联动机制。以双拥共建机制为基础,针对军属优待工作重点,定期召开党委议军会、军政座谈会、双拥领导小组会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通过专项工作协调机制等形式加强军地沟通,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二是内部协作机制。将军属优待工作纳入地方各级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的重要议题,明确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在军属优待工作中的职责清单;以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为牵头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和联络员制度,统筹解决军属优待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三是流程优化机制。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梳理涉及军属优待工作的办事流程,如优待金申请、医疗优惠办理、子女入学手续等,对重复、烦琐的环节进行删减和合并,由地方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提供一站式服务,统一受理申请材料、办理相关事项,大幅减少军属办理优待事项的时间成本。四是反馈评估机制。通过线上问卷、线下座谈、热线电话、意见箱等多种方式,搜集军人军属对优待工作的反馈情况,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对政策执行情况、资源利用效率、工作满意程度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五是监督检查机制。坚持党委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部门职能监督和军人军属民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突出政策落实、经费使用、工作作风等重点,对军属优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违法问题严肃处理,对懒政怠政行为进行问责,努力形成多方用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作者为陆军指挥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广告
   第05版:深度
   第06版:民生
   第07版:区县
   第08版:思学
关于我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大力推动新时代军属优待工作高质量发展
“千万工程”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做法与机制
南太湖号深度对接DeepSeek的智媒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