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俞黎新
本报讯 “启航,新的力量,追逐最美的梦想;迎着光,警色年华共赴万丈理想……”近日,一首名为《启航》的歌曲在湖州公安青年民警中传唱。这首歌的词曲创作者是去年毕业的新警张闻天,他说,“在市警校集中学训期间,学校非常注重对新警专业特长的挖掘,并帮助他完成了这首原创歌曲的创作。”
近年来,市公安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公安厅“全员人才”计划一号素质强警工程和“青蓝工程”建设部署要求,聚力打造卓越的公安新警队伍,创新人才培育新模式,制定印发《全市公安机关新警“1+3+36”培育方案》,注重对新警的全方位管理,帮助其快速成长、迅速蜕变。
何为“1+3+36”培育模式?湖州公安介绍,“1”是公安院校毕业新警在市警校开展1个月理论知识课程及警务实战课程的集中学训;“3”是3个月在监管场所、交警岗位、基层派出所的轮岗实践;“36”是聚焦新警成长第1年“笋芽期”、第2年“竹笋期”和第3年“翠竹期”,为毕业新警制定完成“一人一档”36个月培养计划。
“我们立足青年民警成长特点,在36个月跟踪培养期间,全面加强专业训练和精准育才。”市公安局组织人事处介绍,为了培育青年民警成才,湖州公安打出组合拳:一是导师制帮扶,为每名新警选好政治、业务、执法3位导师,落实“传、帮、带”措施,全力扣好从警第一粒扣子;二是针对性培育,对专业特长突出、现实表现优异、有培养潜力的新警调整至适合发展的警种部门,进行针对性培养;三是实战化培训,科学制定新警年度培训计划,针对性开展专题培训和专项比武,分主题、分警种不定期开展小班化业务能力培训。
谭淇晟是2022年毕业的新警,3年来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研判与数据分析,迅速成长为湖州市公安局的刑侦骨干,多次参与全市、全省比武,在全市刑事技术技能大赛新型比武中获个人一等奖,在全省电信网络诈骗研判比武活动中获个人二等奖。
此外,湖州公安着力打造新警最有感的成长生态环境,积极完善新警使用管理,为优秀青警人才在服务公安工作现代化先行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场景、发展气候和创造舞台。今年以来,共有16名3年内新警入选市级教官库和“笔杆子”人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