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出了交通事故,赔偿责任咋划分?

律师:按照责任认定,先保险后个人

  记者  王艳琦

  开车上路,谁都不想遭遇交通事故,可一旦事故发生,赔偿责任的划分成了让人头疼的难题。近日,叶女士就碰上了这样的烦心事。

  几天前,叶女士驾驶小型轿车行驶至红绿灯处时,由于未及时避让,与一辆非机动车发生碰撞,导致非机动车驾驶员受伤。事后,交通管理部门迅速展开调查,并出具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叶女士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驾驶人负次要责任。

  “我之前为车辆购买了机动车强制保险及商业保险,这种情况下,赔偿责任究竟该如何界定?”第一次发生交通事故的叶女士有些慌乱,为此,她找到本报“法律帮帮团”栏目向律师求助。

  律师解读:

  浙江汉本律师事务所

  贡珑妍律师

  首先,在这起交通事故中,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责任认定书认定叶女士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驾驶人负次要责任,这成为确定赔偿责任的核心依据。我国交通事故处理中,主次责任赔偿比例通常为70%和30%,但实际会依据事故具体情形,如双方违规行为的严重程度等进行调整。

  其次,赔偿顺序及范围有讲究。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叶女士车辆的交强险将在责任限额内优先承担赔偿责任。目前交强险责任限额为: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8万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0.2万元。超出交强险限额的部分,将由叶女士购买的商业第三者责任险按责任比例进行赔付。商业险的赔付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残疾赔偿金以及其他合理费用。

  最后,如果仍有不足,叶女士需按责任比例个人承担剩余部分。但若商业险保额足够覆盖,则无需个人支付。当然,保险公司可能对部分索赔项目进行审核,剔除不合理费用。因此,建议叶女士应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提交完整索赔材料,并保留事故相关证据和医疗票据。

  综上所述,叶女士的赔偿责任将由交强险和商业险共同承担大部分,个人仅需在保险覆盖不足时按责任比例承担小部分费用。具体金额需根据实际损失计算。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深度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区县
   第08版:副刊
创新“1+3+36”培育模式
消防检查护航春茶采摘
普法上茶山
安吉为竹海织密立体防护网
守护平安
多元共治绘就新“枫”景
便民“微经济”点燃城镇“烟火气”
专业指导破解办案难题
出了交通事故,赔偿责任咋划分?
劝说3小时止损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