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飞白
本报讯 作为中国中小银行绿色金融领域的先行者,近年来,湖州银行响应国家“双碳”目标,以金融力量赋能绿色转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气候投融资发展道路。截至2024年末,该行绿色融资规模突破280亿元,累计发行绿色债券36亿元,清洁能源贷款年均增速超52%,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湖州银行自2016年起将绿色金融纳入全行战略,构建起“顶层设计、组织架构、激励机制”三位一体的气候投融资体系。董事会层面设立绿色金融委员会与“战略与ESG委员会”,经营层成立绿色金融工作小组,执行层专设绿色金融部,并配置绿色专营支行和专职岗位,形成全链条协同推进机制。同时,通过差异化资源配置,对绿色信贷、清洁能源贷款等领域实施专项奖励,支持低碳产业发展。
在产品创新方面,该行以“绿色+”为核心策略,推出“绿色园区贷”“绿能贷”“绿储贷”等特色产品,精准服务制造业园区低碳升级及光伏、储能等清洁能源项目。其中,“绿色园区贷”助力产业集群绿色转型,“绿能贷”和“绿储贷”近两年推动清洁能源贷款年均增速达52%。此外,湖州银行累计发行36亿元绿色债券,定向支持可再生能源与绿色交通项目,并创新碳排放权质押、ESG挂钩贷款等工具,激活企业碳资产价值,赋能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在风险管理领域,湖州银行率先采纳赤道原则,建立气候风险评估体系,开展气候压力测试及碳定价影响分析,对融资项目实行环境风险分级管理。同时,率先上线国内城商行企业ESG评级系统,将ESG指标纳入违约率模型,动态监测客户环境风险,提升风控智能化水平。为夯实业务基础,该行自主研发“绿色信贷管理系统”,通过智能识别与人工审核双机制,确保资金精准投向绿色领域;创建信贷资产碳核算系统,动态追踪企业碳排放,助力构建碳资信体系。此外,湖州银行参与《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等政策制定,为行业标准贡献智慧。
据悉,湖州银行将持续深化气候投融资实践,加大对绿色低碳项目的信贷支持,探索转型金融与生物多样性金融新领域,推动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还将加强与国际多边机构合作,创新绿色贸易融资模式,助力企业“绿色出海”,打造气候投融资全球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