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陆志松
本报讯 眼下,在德清县雷甸镇(高新区临杭产业新区),一座总投资超8亿元的现代化工厂正以全链路自动化生产的崭新姿态,成为金属加工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标杆。
浙江恒立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自2018年成立以来,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重构生产流程,实现出口率达70%的亮眼成绩,成为国内外知名企业的重要配套供应商。
走进浙江恒立德清新厂区,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出库的完整生产链上,智能化设备与数字管理系统无缝衔接。去年11月投产的新工厂,集试制、下料、冷作、金工、焊接与涂装六大车间于一体,依托5000万元打造的自动物流输送线,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显著。“我们实现了从单点数字化到平台数字化的跨越,每个环节都能以数据化形式精准管控。”企业负责人介绍。
通过大数据分析系统,浙江恒立对生产流程进一步优化:加工设备的实时监测、产品合格率的动态追踪、全流程质量数据的可视化,使得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工艺问题。通过数字化赋能,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更将产品一次合格率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
在竞争激烈的金属加工领域,浙江恒立凭借技术研发与质量管控的双轮驱动,赢得国际市场的认可。企业设有技术研发部和质检部,并设立专业金属材料质检中心,配备化学元素分析、力学性能检测等先进设备。通过严格执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IATF16949汽车质量认证标准,浙江恒立为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特种车辆及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客户提供高可靠性产品。“我们实行‘过程控制+三检制度’双重保障,从原材料到成品出货共设置36道质检节点。”公司负责人表示。
作为一家员工规模上千人的企业,浙江恒立将“匠心精神”融入企业文化,通过系统化培训提升员工技能。同时,深化全球化布局,构建“本土化服务+数字化管理”的海外运营模式。
“智慧工厂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浙江恒立创始人葛关浩表示,企业下一步将探索人工智能在工艺优化中的应用,计划3年内启动二期自动化仓储项目,将物流成本再降低30%,进一步提升其在国际供应链中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