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 长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直属四中队副中队长陈学
做好一名综合执法队员很不容易,单就摆摊有序的问题,就足以让我们伤透脑筋。原先长兴县长安路从头到尾全是摊位,整条路交通堵塞严重。每天七八名队员从早上5点钟开始去疏通这条道路,嗓子喊得都要冒烟了。
摊贩管理问题一直是城市管理的一道“难题”,小摊位又连着大民生。如何解好这道“难题”?由“堵”到“疏”、变“撵”为“留”,兼顾多方利益,为流动商贩“安个家”,让流动摊点成为便民点,我们以这样的理念来做这项工作。
在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去了解摊主背后的故事。哪些是家庭困难迫于无奈摆摊的,哪些是家里条件好、闲着无聊找点事做做的,哪些是以摆摊为职业谋生的,哪些是自产自销的等等。
再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自产自销和家庭困难的,我们积极想办法协调一块场地,给他们开设一个自产自销的经营场所。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2024年8月底,在长安桥附近开设了能够容纳198个摊位的临时市场。对于家庭条件相对比较好的以及以贩卖为职业的,引导入店经营为主。截至目前,周边自产自销和特殊群体的这些摊位全部引入到了这个经营点,配套了停车场地,满足了群众的需求。
对于其他工作,我也是以同样的理念来推进。去年,在便民摊位管理这一块,我们为全县的126个便民早饭摊安装了共管共治码,制定了“五定”的运行规定,以“驾照式扣分”来保证有序的管理。同时,群众也可以参与对摊位的监管,有什么情况,都可以扫这个码向我们进行反馈。
在“门前三包”方面,也升级了,做了一个“有事您说话”的板块。商家有需求,只要扫一扫门前的“三包码”,随时可以与我们进行沟通,将情况反馈给我们,我们能够快速进行处置,力所能及地帮助商家解决急难愁盼。
在工作中,和摊贩、店铺,我们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像朋友一样,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来维护城市的环境。
我们给每位摊主拍了大头照。我每天打开这个文件夹,看到他们的脸庞,感觉他们都是积极上进的、积极生活的一个群体。我希望通过不断努力,能够让城市环境更加整洁漂亮,能够让“烟火气”更加有序绽放。
(记者 范国锋 整理)